出自宋洪适的《拟古十三首(其一)行行重行行》
拼音和注音
xíng xíng chóng xíng xíng , nán běi gè juàn yó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南北:南北nán-běi∶北方和南方∶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行行:1.慢步行走。通常形容走走停停,徘徊不进的样子。2.施行、办理。3.走一走。4.行旅。5.每行。6.每一行。7.各个行业。8.刚强的样子。
重行:谓不妄动,动必以礼。重予,重加。
倦游:倦游juànyóu[thoroughlysatisfythesight-seeingmood]游兴已尽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原诗
行行重行行,南北各倦游。
昔人重别离,一日嗟三秋。
如何三秋暮,相见尚悠悠。
方寸正纡轸,何以写我忧。
仰瞻衡汉移,俯对兰菊遂。
臭味虽云同,光尘若为异。
回风凄且发,飘我别时袂。
欲知长相思,披衣不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