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榻

帘卷薰风透骨香,月移花影上回廊。
客游不作安居计,漫借高斋一榻凉。

作品评述

《借榻》是宋代赵处澹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帘卷薰风透骨香,
月移花影上回廊。
客游不作安居计,
漫借高斋一榻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夏夜清凉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客游途中对清凉的向往和对安宁生活的思念之情。

首句“帘卷薰风透骨香”,通过帘子被微风吹动,清新的香气透入室内,形容了夜晚微风拂过,带来了室内的清香。这种清新的感觉透彻到骨髓,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接着的“月移花影上回廊”,描绘了月亮的移位和花影在回廊上的投射,表达了夜晚的宁静和美好。这一景象使人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和花香的馥郁,营造出一种宜人的氛围。

第三句“客游不作安居计”,表明诗人并非寻求安居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了四处游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旅行生活的喜爱,不愿被束缚于一个固定的居所。

最后一句“漫借高斋一榻凉”,诗人借住在高处的斋室,享受凉爽的榻榻凉。这里的“一榻凉”既指凉爽的床榻,也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临时的居所。诗人用“漫借”形容自己的行为,表达了他随性而行、随遇而安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夜的清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旅行生活的向往和对安定生活的思念之情。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好,给人以清新、舒适和自在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对繁忙世俗生活的追求与反思。

诗词推荐

不纳良谋刘縯言,胡为衔璧向崇宣。伤哉乱帝途穷处,何必当时谮福先。

始吾尚幼学弄笔,群儿争诵公初文。嗟我今年已白发,公初相见犹埃尘。传家尚喜有二子,始知灵珠出淮滨。去年束书来上国,欲以文字惊众人。驽骀群马敛足避,天衢让路先骐驎。尚书礼部奏高第,敛衣襆砚趋严宸。曈曈春日转黄伞,蔼蔼赋笔摛青云。我时寓直殿庐外,众中迎子笑以忻。

不愁白日斜,唯只是僧家。远径接芳草,閒庭掩落花。木栏栖翡翠,盆水种蒹葭。到此常留意,深窗自煮茶。

赢马东山路,骎骎抵石门。落花春夜雨,流水暮烟村。久客悲行役,清愁搅梦魂。劳生多感慨,余恨付乾坤。

大君敦宴赏,万乘下梁园。酒助闲平乐,人沾雨露恩。荣光开帐殿,佳气满旌门。愿陪南岳寿,长奉北宸樽。

楼头独立到昏鸦,尽日丝空小雨斜。何补乾坤浪生死,青青无数瓦松花。

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

宾鸿初忌瘴边岚,止到峰前不更南。近日鸿多更南去,峰名几似晋清谈。

久欠游山债,因寻溪上村。风沙轻漠漠,烟树远昏昏。土甑封茶叶,石泉通竹根。榰筇聊小立,老子笑无言。

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遍,依稀巡到第三厅。

染须欲学少年时,笑杀当年荣启期。公道世间惟此耳,年来犹幸不相欺。

我不从官君下第,其间险易两何如。连云栈外四千里,读易堂中一帙书。慈母含饴垂秃发,先生怀道按茅庐。莫将清泪频频洒,蜀道之难欲上初。

向来玩事每欣逢,老去相忘更客中。天下山河清影在,人间风雨此宵同。孤鸾夜泣菱花暗,老兔秋悲桂子空。料得嫦娥念落花,不教无酒对征篷。

涩蕊浮花不足看,岁寒独与此君观。箨龙满野今千变,翔凤何时下一餐。日对吏文潇洒在,天生官地保全难。明年我亦江湖去,尚祝同年乞钓竿。

望海亭亭古堞间,独凭危槛俯人寰。苦寒冰合分流水,欲雪云垂四面山。髀肉已消嗟病骨,冻醪犹可慰愁颜。颍田二顷春芜没,安得柴车自驾还。

天处涵天心广大,月中吐月性光明。夜来飞上昆仑顶,独倚琼楼啸一声。

孤山树槁神枯,一段底死工夫。脉脉不知机转,忽然嘴眼皆苏。

诸儿怜我太焦熬,我把真机告汝曹。外白内黄常抱守,出朱入墨任纷挠。治齐固有曹参逸,理蜀宁无诸葛劳。毕竟食焉而怠事,天刑人祸恐难逃。

尽大地是药,古今何太错。闭门不造车,通途自寥廓。错错,鼻孔辽天亦穿却。

则他生岂有兆耶?其间展公仍赋黄字五十韵,飞札相示。予方属和未毕,自此不复撰成,徒以四韵为识】元稹重吟前日他生句,岂料逾旬便隔生。会拟一来身塔下,无因共绕寺廊行。紫毫飞札看犹湿,黄字新诗和未成。纵使得如羊叔子,不闻兼记旧交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