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简公约赋素琴堂

素琴之堂虚且清,素琴之韵沦杳冥。
神闲意定默自鸣,宫商不动谁与听。
堂中道人骨不俗,貌庞形端颜莹玉。
我尝见之醒心目,宁必丝桐弦断续。
呜乎靖节已死不复闻,成亏相半疑昭文。
阮手钟耳相吐吞,素琴之道讵可论。
道人道人听我语,纷纷世俗谁师古,金徽玉轸方步武,虚堂榜名无自苦。

作品评述

《为简公约赋素琴堂》是宋代郏侨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素琴堂的景象,表达了音乐的神韵与道家的思想。

诗中描述的素琴堂虚空而清净,琴音传来时仿佛沉入了无边无际的深渊。这里的琴声宛如自发地响起,宫商音律不动,没有人来倾听。堂中有一位道人,他的骨相并不俗气,面貌端庄,宛如美玉般明亮。诗人曾亲眼目睹他的风采,但不知道丝桐的弦是否仍然完整。诗人感慨靖节已逝,不再有人崇尚高尚的品德,成亏相半,对昭文之道心生怀疑。诗中还提到了阮籍、手钟和耳相,暗示了古代音乐和文化的辉煌。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素琴之堂虚且清,
琴音沦于遥远深。
神闲意定默自鸣,
宫商不动谁与听。
堂中道人骨不俗,
貌庞形端颜莹玉。
我曾见之醒心目,
丝桐弦断续难续。
呜乎靖节已死不复闻,
成亏相半疑昭文。
阮手钟耳相吐吞,
素琴之道讵可论。
道人道人听我语,
纷纷世俗谁师古,
金徽玉轸方步武,
虚堂榜名无自苦。

这首诗词表达了音乐的神奇与道家的思想。素琴堂被描绘为一个虚幻而清净的地方,琴音沉浸在遥远的无尽深渊中,仿佛自己发出声音。这里没有听众,宫商音律静止不动。堂中的道人骨相高尚,容貌端庄,宛如明亮的美玉。诗人曾经亲眼目睹过他,但不知道丝桐的琴弦是否还完整。诗人感叹高尚的道德已经消逝,再也听不到像他们一样的人了,现在的时代充满了迷惑,对昭文之道心生疑虑。阮籍、手钟和耳相的提及,暗示了古代音乐文化的辉煌。诗人呼唤着道人,希望他能听到自己的话语,人们纷纷追随世俗,却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古代圣人,金徽玉轸辉煌而无人欣赏。整首诗词以素琴堂为背景,通过音乐与道德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和反思。

诗词推荐

江南春水碧于酒,客子往来船是家。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鞍马老风沙。

插檐冰筹长新寒。薄日欺云到屋山。见晛半消梅额粉。因风犹染鬓毛斑。书生闭户眠仍稳,游子扁舟兴欲还。客里情怀逢岁晚,麴生邀我一开颜。

冬夜沉沉夜坐吟。含声未发已知心。霜入幕。风度林。朱灯灭。朱颜寻。体君歌。逐君音。不贵声。贵意深。

古人不到处,吾子独留心。

易外家风未兆时,三更黑马上乌鸡。而今拨转机轮也,刹刹尘尘更是谁。

一心求妙道,几岁候真师。丹灶今何在,白云无定期。昆仑烟景绝,汗漫往还迟。君但焚香待,人间到有时。

装轻路稳好兼程,还向鵷班侣隽英。自叶流根谁识此,老农摩腹送余生。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只於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谁是知非便肯休,空言大道眼前头。惟思利已浮名重,岂信功高入品流。

玉蕤五出是天姿,六出时时更绝奇。夜半同参雪花去,春风元自不曾知。

两字虽差远,花繁好作名。假饶千万偈,难状尔多情。

朱华通奏见晨晖,内寺传薰得早归。私舍不应劳薄澣,天花仍在净名衣。

当年杜撰讲天台,活被平人掘窖埋。若是黄金铸灵骨,臭尸不到鬼扛抬。

浮云漠漠云摇天,乳燕翻飞落野田。轩冕尽知为上客,衣冠谁解说前贤?闭门种菜殊无策,坐石看松不记年。世事东风吹马耳,锦帆金谷已茫然。

水落洲争出,天寒日易昏。倦游来异县,小隐住荒村。鹤骨缘诗瘦,鸡肤借酒温。长须烦洒扫,吾欲叩柴门。

松溪水色绿于松,每到松溪到暮钟。闲得心源只如此,问禅何必向双峰。旧游前事半埃尘,多向林中结净因。一念一炉香火里,后身唯愿似师身。

马迹车声断已无,邻翁笑语自相呼。衣裁大布如亭长,船设低篷学钓徒。愍物欲师僧施食,畏人愁报吏催租。陈蕃壮志消磨尽,一室从今却扫除。

记幡然、持节下青云,巴月几成弦。待竹枝歌彻,讼棠匝地,扉草连天。却寻当年旧梦,来使蜀东川。人物寥寥甚,禁许回旋。愧我推挤不去,尚新官对旧,后任如前。与故人饮酒,月露写明蠲。叹书生、康时无计,谩忧思、时堕酒痕边。且只愿、早休兵甲,长见丰年。

袅袅秋风起洞庭,银洲宫阙渺空青。客星石落江龙动,神马潮来海雨腥。弱水无时通汉使,赭峰何事受秦刑。远人新到三韩国,中土文明聚五星。

天花包尽世閒羞,也到孤山老树头。寄语东风为吹拂,本来面目自风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