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山人

面颊照人元自赤,眉毛覆眼见来乌。
倦游不拟谈玄牝,示病何妨出白须。
绝学已生真定惠,说禅长笑老浮屠。
东坡若肯三年住,亲与先生看药炉。

作品评述

《赠黄山人》

面颊照人元自赤,
眉毛覆眼见来乌。
倦游不拟谈玄牝,
示病何妨出白须。
绝学已生真定惠,
说禅长笑老浮屠。
东坡若肯三年住,
亲与先生看药炉。

中文译文:

面颊照人本来红,
眉毛垂下覆盖眼睛乌。
疲倦漫游不谈玄妙之事,
展示病态又何妨有白发。
绝学已经生出真正的定惠,
说禅法时长笑老佛像。
如果东坡肯在这里住上三年,
我愿与您一同观看药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所作,题目为《赠黄山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黄山人的赞赏和倾佩之情。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黄山人面颊的红润,表现出他的精神饱满和容光焕发。第二句描绘了他浓密的黑眉,将眼睛遮蔽得看不见。这两句通过对黄山人外貌的描绘,展示了他的形象特点,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深藏的智慧和神秘。

第三句诗人表达了黄山人不愿谈论深奥玄妙之事的态度。他并不追求虚幻的理论,而是注重实际的行动和实践。第四句则表达了诗人认为示病并不妨碍黄山人的表现和发挥,即使有白发也不妨碍他的精神风采。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称赞黄山人已经掌握了真正的定惠,即参透了禅宗的精髓。他在讲授禅法时总是面带微笑,仿佛是一个老佛像一样。这里诗人对黄山人的智慧和修行给予了赞赏和认可。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他希望苏东坡(苏轼自己)能够在这里与黄山人共同居住三年的愿望。他愿意与黄山人一同观看药炉,这里的药炉可以被理解为修行的象征,也暗示了他希望与黄山人一同研究和探讨禅宗的奥义。

整首诗以简洁而精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黄山人的钦佩和愿望,同时展现了禅宗的思想和修行的境界。诗人通过描绘黄山人的形象和表达对其智慧的赞美,呈现出一种虚实结合、内外兼修的禅宗意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眉山远地蜀川西,九穗嘉禾忽效祺。东极龙枝人莫睹,环丘玉粒世空知。中和积粹名方异,繁蔚呈祥事更奇。自可增封齐北里,岂将同颖比繁禧。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草堂竹坞闭门中,吏部持身有古风。老去一麾还作病,归来四壁又成空。今朝札翰如无恙,旧日诗书却未穷。拭目看君进明德,乃兄事业付天公。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水晶帘 一作 水精帘)

天寒岁云暮,策马欲何之。叩户元无事,开襟莫更疑。可轻千里别,不话一番诗。今代能吟者,吾曹外有谁。

北风吹雪满征鞍,西度关门岁欲残。越国云山千里梦,官亭花竹几回看。天连海上明河没,霜白城头片月寒。深夜逢君论世事,酒酣重把剑珠弹。

侍郎赠我六尺騟,矫矫龙性天骨殊。四蹄铁立目电闪,此其壮志畏长驱。牵来细观问厮养,何物有此权奇状。为言此是古孙龙,往往得之沙塞上。森张雾鬣{左石右畏}礌鬃,萧稍骏尾摇朔风。冰河蹙裂蹄甲锐,竹批两耳双方瞳。向时淮西屡战胜,曾驮猛士敲金镫。帐前欲得不敢言,空悬宝珠

驿道云山里,悠悠千骑行。猿禽互啼啸,崖岭各阴晴。树合天疑窄,川回地忽平。锦官何日到,菖叶已催耕。

平生性僻爱吟诗,驱使风光如使儿。纵横妙用无凝滞,问著机缄自不知。

冰霜元不与花宜,颇怪梅花亦后时。庾岭别来无驿使,少林忽见有横枝。花工真幻知谁办,诗老题评岂我欺。世味饱谙浑似蜡,对花不饮漫赓诗。

西风曳曳片云閒,一夜寒泉卧北山。倚杖岩头秋独望,稀疏烟垅是人间。

休道秋山索莫人,四时各自一番新。西风尽有东风手,柿叶枫林别样春。

谁浇无边春,酿成此天色。文章只引睡,茗碗不着力。虽无田父邀,欲到野人宅。日萼斗深妍,风条舞柔碧。数峰极蕴藉,未到辄目逆。人心有同然,一样寄岑寂。茅茨契不补,吾意嘿有适。置樽小轩户,云气手阖辟。苍苍万檀栾,晚吹自萧瑟。穿荒取微迳,便旷从短策。忽与幽兴会,照我

社公能作雨,社子复成晴。日薄风仍薄,花明柳亦明。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给人足,时和岁丰。筋骸康健,里闬乐从。君子饮酒,其乐无穷。

鲁港当年傀儡场,六军尽笑贾平章。三声锣响三更后,不见人呼大魏王。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可怜日晏忍饥面,强作春深求友声。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杜牧科名李贺曹,初官花幙莫辞劳。年颜不似诗情老,公器还如酒户高。我称卧游蓝碧嶂,君宜立近赭黄袍。雅章酬晚惭慵拙,吟社何人与破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