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顾大申的《薛城》
拼音和注音
chūn qiū sì hū zhū , bǎi zhàn huāng jīng j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荆棘:(名)泛指带刺的小灌木。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障碍:~载途。
百战:多次作战。
顾大申
不详
原诗
我登古薛城,四望长太息。
此地孟尝君,鸣钟会食客。
西撼虎狼秦,陵原群失色。
再相绾齐组,万家张封邑。
长铗鼓幸舍,狗盗揖左席。
一朝归山丘,车骑散敌国。
春秋祀忽诸,百战荒荆棘。
歌台嗥狐狸,野人烧冢域。
谁抱雍门琴,弹之万古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