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许季升五首

方朔人传是岁星,又云太白本长庚。
如何未免饥欲死,亦有佯狂万里行。

作品评述

《赠许季升五首》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许季升的赞美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方朔人传是岁星,
又云太白本长庚。
如何未免饥欲死,
亦有佯狂万里行。

诗意:
方朔,即许季升的字。诗人称许季升为岁星,也有人说他是太白星的本命星长庚。诗人思念许季升,感叹他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即使饥饿到了忍不住的地步,也能伪装疯狂,行走万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许季升的敬佩和思念之情。通过称赞许季升为岁星和太白星的本命星长庚,诗人将他的形象与光明、坚定的星辰相联系。诗人欣赏许季升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勇敢,他不畏艰难,甚至在饥饿的边缘也能保持坚强。最后两句表达了许季升的佯狂行为,他伪装疯狂,行走万里,展现了他不同凡响的个性和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描绘了许季升的形象,展示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敬意。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推荐

君家苕霅间,吴楚梦莫续。兹行得所未,到处须著目。平生胸中奇,于此不容缩。江山虽云生,诗句何妨熟。

小雨清尘淡烟晚。官柳殢花待暖。君愁入伤阙眼。芳草绿、断云归雁。酒重斟,须再劝。今夕近、明朝乍远。到时暗花飞乱。千里断肠春不管。

天寒眼痛少心情,隔雾看人夜里行。年少往来常不住,墙西冻地马蹄声。

游路背湖分,林陬复水濆。年传秦代石,人拜宋时坟。塔影双峰见,松声九里闻。不知天竺近,香气蔼成云。

离坎不分南北,木金岂间西东。但诚一念守其中。勿使心神恣纵。要识前身真种,洞观物我皆空。寂然安静到鸿蒙。四象五行无用。

衰容一见便疑真,李子挥毫故有神。欲去锺山终不忍,谢渠分我死前身。

嫁与商人头欲白,未曾一日得双行。任君逐利轻江海,莫把风涛似妾轻。

千峰倒影碧粼粼,摹写桐江最逼真。每逢佳处谋书屋,渐恐山灵不信人。

花尽春犹冷,羁心只自惊。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扰扰成何事,悠悠送此生。蛛丝闪夕霁,随处有诗情。

姑射吸风仍饮露,洛妃习礼更明诗。梅花浑不施朱粉,直以天香与雪肌。

伏羲画卦后,文字积丘山。谁知圣人意,要妙唯一言。

楚云团翠八百里,澧兰吹香堕春水。白头渔子摇苍烟, 眠沙晓惊起。沙头龙叟夜叹忧,铁笛未响春风羞。露寒紫藟结新愁,城角泣断关河秋。谪仙欲识雷斧手,刬却古今愁共丑。鲸游碧落杳无踪,作诗三叹君知否。瀛洲一棹何时还,满江宫锦看湖山。

乡闾昔根从,殷勤托诗酒。再来长安道,舟车并携手。如今弥旷远,脱然绝窠臼。少年尚意气,峥嵘各自担。风尘饱所谙,苍然皆老丑。激湍亦已平,真气充户牖。相见无藩篱,洒落真吾友。昨夜秋风来,袅袅凉生柳。念子当乖离,旁皇如失守。万族各有营,欢聚焉可久!意趣苟无违,秦趆

夏篁解箨阴加樛,卧斋公退无喧嚣。清和况复值佳月,翠树好鸟鸣咬咬。芳◇有酒美可酌,胡为欲饮先长谣。人生暂别客秦楚,尚欲泣泪相攀邀。况兹一诀乃永已,独使幽梦恨蓬蒿。忆予驱马别家去,去时柳陌东风高。楚乡留滞一千里,归来落尽李与桃。残花不共一日看,东风送哭声嗷嗷。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杨花似雪雪应嗔,散漫轻飞太逼真。结习已消那得住,却沾尘土不沾身。

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基连岳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张鬣露寒涛。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

碧窗凉簟唯便睡,露井无尘荫绿槐。梦入醉乡犹病渴,辘轳声到枕边来。

上帝於人靡有常,江流何处任兴亡。干戈揖逊一锡杖,社稷山川半面妆。故自无人比叔子,尚怜有意保襄阳。白头难待太平策,万国明朝建治康。

塞上蕃僧老,天寒疾上关。远烟平似水,高树暗如山。去马朝常急,行人夜始闲。更深听刁斗,时到磬声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