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二首

看花恰莫厌离披,花到离披自彼奇。
不是老夫无拣择,春风无日不花枝。

作品评述

《飞花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钱时。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飞花纷纷扬扬落下,
我正好恰好披散,
花儿飘散的自有奇妙。
并非我老翁无所挑选,
春风吹拂的每一天都有花枝绽放。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飞舞的花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花朵的喜爱之情。诗人在赏花的同时,自己的衣袖被花瓣所覆盖,但他并不厌烦,反而觉得这样的景象非常奇妙。他并不是因为无法选择而才无法抵挡花的飘散,而是因为在春风的吹拂下,每一天都有花朵盛开,无时不刻都有美丽的花朵在迎接他。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生相联系,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他以自然的风景来反映自己的情感,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生命的乐观态度与欣赏之情。

这首诗词以其简约、清新的风格,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妙的春日花海。通过诗人的观察和体验,读者可以感受到花朵的美丽、春风的温柔以及生命的脆弱而又坚韧的特性。这首诗词以其优雅的词句和深邃的意境,唤起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之可贵的思考。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衰年踏险行,五贼太无情。落叶滑霜路,空山生夜声。相携德耀隐,几丧卜商明。归计未为是,时时心自惊。

玉润冰清久著名,长安一见眼增明。笑谈已了关中事,慷慨还成灞上行。桑落酒边还适意,渭城歌里莫伤情。寄身琴鹤堂中相,早为皇家致太平。

去水流年日并驰,年光客思两相随。咨嗟斑鬓今承弁,惭愧新荷又发池。杨柳逶迤愁远道,鹧鸪啁哳怨南枝。忆君何啻同琼树,但向春风送别离。

眼中皆道境,墙内是君家。乐处元无尽,吾生任有涯。

晋鄙遥山接太霞,十年从仕鬓空华。秋来有雁偏催客,腊尽无梅更忆家。私属羊毛皆入税,边风马乳代烹茶。番思共隐江南日,每为论诗到晚鸦。

黄粱欲熟且留连,漫道春归莫怅然。蝴蝶岂能知梦事,蘧蘧飞堕晚花前。

买得乌犍遇岁穰,此身永免属官仓。塘南塘北九千顷,八月村村稻饭香。

一曲猗兰按玉徽,高山流水少知。纷纷耳听非心听,安得人间有子期。

梅竹来禽带月栽,牡丹菡萏照江开。新安见底正如此,旧雨故人从不来。秀色野香供雪饮,名章俊语用云裁。无论独乐兼同乐,琖面春风翠作堆。

自古诗人多坎壈,早达唯有苏长公。流离岭外七年谪,受尽人间半世穷。我方六十遇明主,前此独卧空山中。岂唯食粥动经月,门外往往罗蒿蓬。呜呼诗人天爱惜,不与富贵唯穷空。彼苍於我亦厚矣,但畀明月和清风。

隔篱野圈犉眠犊,带雨村舂鸡唤雏。旋熟黄梁留客住,满篘白酒倩人沽。未谙旅况三分在,早觉藜肠一半枯。寄语吾乡谱鲜子,莫教辜负脆皮鲈。

何事区区守一丘,春花过了月明秋。等闲浊洒篱边兴,寂寞寒花雨里愁。不识故人今在否,每思前事隔重游。西风又是青山晚,落叶无声水自流。

修造工夫已辨,龙神土地亦安。因甚水云来往,尚如月晓星残。

别开洞壑翠微齐,萝薜云深路转迷。一榻繁阴炎扫午,六秋岩畔足幽栖。

我归不能休,公去不可挽。依依原隰间,相对意无限。

初日承归旨,秋风起赠言。汉珠留道味,江璧返真源。地出南关远,天回北斗尊。宁知一柱观,却启四禅门。

升沉荣瘁可须论,古镜当空了不昏。莫笑今逾六旬叟,颇欣已有两男孙。特牲与子羞家庙,联骑何人叩圃门。急扫秋亭具肴果,凉边烂漫倒清樽。

雨洗红尘,云迷翠麓,小车难去。凄凉感慨,未有今年春暮。想曲江水边丽人,影沉香歇谁为主。但兔葵燕麦,风前摇荡,径花成土。空被多情苦。庆会难逢,少年几许。纷纷沸鼎,负了青阳百五。待何时、重享太平,典衣贳洒相尔汝。算兰亭、有此欢娱,又却悲今古。

频年虽并住,今日偶能来。水槛因莲设,风窗为客开。诗凡惭鲍谢,社近忆宗雷。莫问通衢隔,轻舟自往回。

竹暗藤荒路欲迷,一重山度一重溪。枯槎偃蹇如人立,蛮语侏亻离似鸟啼。花底雨晴飞蛱蝶,水边冬暖见虹霓。只应风味堪题处,三寸黄柑压树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