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谓年华长驻,春光不改。

出自明代韩上桂的《五惜(其一)惜岁月》

出自明韩上桂的《五惜(其一)惜岁月》

拼音和注音

zì wèi nián huá zhǎng zhù , chūn guāng bù gǎ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年华:(名)年岁;时光:青春~。[近]时光。

春光:(名)春季的景致:明媚~。

韩上桂

不详


原诗

一惜曰:混沌既判,伦类斯繁。孕精川岳,翕气乾坤。

芒兮芴兮莫测,芴兮芒兮可原。

为仙庭之宝树,为幽壑之寒荪。

莫不玉挟怀中,珠擎掌上。羲御初升,霞光始放。

幼而岐嶷,长而韶秀。头角峥嵘,精神驰骤。

骅骝策足于康衢,鸾凤扬辉于远岫。

青春豫乐,以嬉以游。娇姿婉恋,逸态轻柔。

花朝誇其掷果,月夜笑其藏钩。

陌头桃李竞芬芳,波间鸀鳿映辉煌。

绿鬓少年情自别,锦袍公子意非常。

或斗鸡而矜胜,或緤犬以争先。

折柳中和之后,执兰上巳之前。

自谓年华长驻,春光不改。买醉怀高,寻欢事倍。

五侯第内,同追求珠履之尘,百人会中,独唱金盘之采。

雨过云回,兔转乌催。昔为美好,今已虺隤。

潘生有摇落之叹,颜驷有老丑之哀。

发苍苍而就白,齿兀兀以将颓。

往日慷慨豪谈,凭陵侠骨。扛鼎力雄,冲霄气勃。

不觉蹉跎偃蹇,蠖屈龙钟。语言寡味,嘻笑无容。

感坠英之寂寂,伤逝水之淙淙。

故曰月盈则缺,日中则昃。

善作不必善成,善走何如善息。

金火相守而流,阴阳相薄而蚀。

湍涧之下鲜停鳞,惊飙之中无定翼。

虽有道参玄牝,术种灵禾。觅丹蓬岛,采药昆阿。

终莫返虞渊之逸辙,抗砥柱于倾河。

徒疲夸父之策,空倦鲁阳之戈。

是以志士竞其分阴,上圣轻其尺璧。

冠絓树而弗求,屦遗涂而靡索。

宁焚膏以续明,忍乘驹而过隙。

引鉴自照,忧绪孔殷。四十已过,五十无闻。

惧将来之有底,嗟往事之徒纷。

寄语髫年弱冠,莫倚驾电嘘云。

诗词推荐

穷人忧夜长,壮士惜日短。重九俗所欣,我意乃迩懒。岂无解忧酒,累酌不能满。东园富诗材,红实垂纂纂。

绛阙清都侍宴还,天风摇佩夜珊珊。月轮桂满蟾初冷,星渚桥空鹊尚闲。一鹤每临云雨上,几人虚老市朝间,试将绿发窥清镜,未愧僊姝玉链颜。

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扁舟欲解垂杨岸。尚同欢宴。日斜歌阕将分散。倚兰桡,望水远、天远、人远。

雨色流香绕坐中。映阶疏竹一丛丛。不奈晚来萧瑟意,子猷风。潋滟满倾金凿落,淋漓从湿绣芙蓉。吸尽百川天上去,看长虹。

楚州城门外,白杨吹悲风。累累死人塚,死向锋镝中。岂无匹妇冤,定无万夫雄。中原在其北,登城望何穷。

昨日清明,今朝上巳。莺花著意催春事。东风不管倦游人,一齐吹过城南寺。沂水行歌,兰亭修禊。韶光曾见风流士。而今临水漫含情,暮云目断空迢递。

臞仙窟宅献幽奇,付与蓝田煅链诗。佳处尽从公指出,胜游应笑我来迟。品题泉石非无意,依约烟霞未有朋。独幸胸中丘壑在,不须目击始心知。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陶令归来后,何人记若翁。难将五斗粟,换此一窗风。喜色均童稚,高情更菊松。悠然信天命,今昨定无同。

香气恼人休不得,荒林月里夜相过。花应笑客有底急,客若不来花奈何。

樱桃花落春风暖,绿波浤浤春渚满。龟屏六曲昼梦回,红日一庭香絮乱。层楼幛云身半倚,春意扑人浓似醉。茂陵白马归不归,眼没平芜一千里。

陌路相逢没定期,蛇婆来命怪谁知。四十八人成鳖鼻,急唤顽禅草裹归。

尽一催归白玉京,浮云偏妒月华明。凤凰远举弋何慕,鶗鴃争鸣草不馨。馆列翘才难致仕,杖携灵寿莫扶倾。重瞳不见贾山久,犹驾轺车作德星。

半掩船逢天淡明,飞帆已背岳阳城。飘然一叶乘空度,卧听银潢泻月声。

公暇常来此处游,碧波巷巘解相留。翩然又向城中去,回顾溪山只自羞。

细桨轻船卖石归,酒痕狼藉遍苔衣。攻车战舰繁如织,不肯回头问是非。

积雪闲山路,有人到庭前。云是孟武昌,令献苦雪篇。长吟未及终,不觉为凄然。古之贤达者,与世竟何异。不能救时患,讽谕以全意。知公惜春物,岂非爱时和。知公苦阴雪,伤彼灾患多。奸凶正驱驰,不合问君子。林莺与野兽,无乃怨于此。兵兴向九岁,稼穑谁能忧。何时不发卒,何日

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花时人道多风雨。梅蕊都来无几许。何须飘洒湿芳心,粉面琳琅如泪注。家童莫扫花阴土。留浥琼林枝上露。若教燕子早衔泥,径里馀香应满户。

我车昔载脂,柳色初濯濯。甩归脱征骖,柳叶半黄落。恍然仅一梦,已费十晦朔。只应为客老,惘惘不自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