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佛法大意,徒劳排文数黑。

出自唐代王梵志的《回波乐(其一)》

出自唐王梵志的《回波乐(其一)》

拼音和注音

bù jiě fó fǎ dà yì , tú láo pái wén shù hē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解:(动)不理解:~之谜。②(形)不能分开的:~之缘。

佛法:佛法fófǎ∶佛教的教义∶佛所具有的法力。

徒劳:(动)无益地耗费劳力:~无功|枉自~|~无益。

大意:(名)主要的意思:段落~。②(形)疏忽;不注意。[近]粗心|马虎。[反]留神。

王梵志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原诗

回波尔来时六大贼,不如持心断惑。

纵使诵经千卷,眼里见经不识。

不解佛法大意,徒劳排文数黑。

头陀兰若精进,希望后世功德。

持心即是大患,圣道何由可克。

若悟生死之梦,一切求心皆息。

诗词推荐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楼写春云色,珠含明月辉。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

客宦逢春病眼开,紫荆花下也徘徊。谩劳人力书千卷,聊寄天真酒一杯。明代本期无弃物,孤臣何敢自论才。且欣腐鼠同乌喙,不怕丹山有凤猜。

逼人尘事等牛毛,袖手端须着眼高。策蹇倦追千里马,荷锄安用百金刀。病来避酒连三月,春半寻山第一遭。不见鞭鸾两仙吏,祗应上界变分曹。

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微青,不同者一也。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琼花蕊与花平,不结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结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友人折赠数枝,云移根自鄱阳之洪氏。赋而感之,其调曰扬州慢。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

江郊车马满斜晖,争趁南城未阖扉。要识梅花无尽藏,人人襟袖带香归。

夫差丁未曾囚越,勾践戊辰还灭吴。二十二年时返复,一如当日却乘虚。

凤衔科诏出祥云,底事儒林有逸民。四海声名难著我,一坡风月正宜人。镜留白发非遮俗,家酿黄柑可接春。只许诗朋自来往,素袍青履华阳巾。

独坐无聊感岁华,骚人忽寄一枝花。虽无素手簪罗髻,已觉春生野老家。

蹙损远山眉。幽怨谁知。罗衾滴尽泪胭脂。夜过春寒愁未起,门外鸦啼。惆怅阻佳期。人在天涯。东风频动小桃枝。正是销魂时候也,撩乱花飞。

垂垂三径晚香开,二妙端能为我来。老瓦尚堪沽浊酒,破鞋何惜上高台。十年心事霜髯短,万□秋声画角哀。海内诗人有公等,悬崖待与斸苍苔。

夕籁起汀葭,秋空送目赊。绿芜平度鸟,红树远连霞。水阔迷归棹,风清咽迥笳。高楼未成下,天际玉钩斜。

孤棹迟迟怅有违,沿湘数日逗晴晖。人生随分为忧喜,回雁峰南是北归。

一派奔湍响迅雷,喷云翻雪绕琼台。应通天上银潢路,准拟乘槎八月来。

读罢羲文先后天,萧然一室袅寒烟。山中岁月那知得,但见梅花又一年。

成扰东华车马尘,烟霞何日拂衣襟。空花想销浮反念,枯木犹能发至音。白鹤不来红日暮,金鳞自跃碧潭深。五千言外无余旨,苦更研朱沈洗心。

匹马游边已千里,如何未秦凯歌声。太平不用干戈策,辜负胸中百万兵。

晓日开晴壑,山行信马蹄。石泉鸣夜玉,林笋迸春迟。松月禅心静,尘埃俗眼迷。悬崖高万丈,倚作上天梯。

登桥试长望,望极与天平。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欲醉胡姬耐笑看,驼酥千盏不辞干。忽雷抱向青楼月,拨出《凉州》夜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