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吹曲辞·折杨柳

沙塞三河道,金闺二月春。
碧烟杨柳色,红粉绮罗人。
露叶怜啼脸,风花思舞巾。
攀持君不见,为听曲中新。

作品评述

《横吹曲辞·折杨柳》是唐代刘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河道畔的杨柳风景和美丽的女子。

沙塞三河道,金闺二月春。
沙塞指的是河道畔的沙地,三河道则是指河道的交汇处。金闺代指皇宫内的美丽闺房。诗人以这样一个背景来开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春天的氛围中。

碧烟杨柳色,红粉绮罗人。
杨柳垂下的嫩绿色和女子娇艳的妆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通过色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女子的娇美。

露叶怜啼脸,风花思舞巾。
杨柳的叶子上挂满了露水,诗人以此暗示女子含蓄的泪水。风花代指春天风中飞舞的花朵,而思舞巾则是指女子追逐风中花舞的场景。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将女子与春天的美景巧妙地联结起来。

攀持君不见,为听曲中新。
诗人以“攀持君不见”来暗指自己追求女子的艰辛和不得志。而“为听曲中新”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创作新颖的曲调吸引女子注意的愿望。这样的表达既展现了诗人的倾慕之情,也折射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才情的追求。

整首诗意清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和美丽女子的赞美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幅春天的画卷,使读者能够在诗意中感受到春天的韵味。这首诗流畅优美,激发了读者对春天的向往和美好的想象力。

诗词推荐

池塘绿遍,王孙芳草,依依斜日。游丝卷晴昼,系东风无力。蝶趁幽香峰酿密。秋千外、卧红堆碧。心情费消遣,更梨花寒食。

杨柳

惠性忽通,差别无碍。七纵八横,得大自在。向微尘晨转浑身,影落五湖云水外。问时人,会不会。明白一句子,卞璧无瑕,骊珠绝颣。

杨柳

草木归根稳,昆虫入蛰深。若为吾自觉,犹与世相寻。江月幽人态,松风大雅音。红尘任相衮,终不点初心。

杨柳

官事常忙心自閒,故应拄笏为西山。举头但觉来风月,著足何妨涉阓闤。振廪功成聊共醉,追锋诏下合俱还。须知苍翠看不尽,输我岩居画掩关。

杨柳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邻翁能楚言,倚锸欲潸然。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早田。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卜得山上卦,归来

杨柳

海棠开后雨冥绵,寒食清明又一年。胜赏挨排三月朔,嫩晴将息百花天。山光水色供图障,燕语莺声助管弦。我自吟边闲拄颊,笑人陌上拾花钿。

杨柳

一撮檀心,春来还对东君吐。莫随春去。我欲花间住。燕子衔泥,似向吾人诉。烦相语。九龄风度。流落今何处。

杨柳

桑麻遍野荫横斜,茅舍人烟四五家。便作武陵溪上看,春来何处不开花。

杨柳

落魄闲人,逍遥懒汉,逢人不语西东。腾腾兀兀,来往似尘中。乞化前街后巷,安居住、古庙闲宫。傍人问,这般懒汉,却是甚家风。诸公。休分辩,三清上圣,钟吕为宗。拜丘刘谭马,斡运神功。得处玄玄妙用,清虚志、款款朦胧。真空就,长生话,三教习习通。

杨柳

为嫌客闷转还乡,到得还乡梦转长。密友会疏心欲折,贫家事富担难当。秋山有态忻新雨,风叶无名怨夕阳。此景劝君评洎取,免教诗社报凄凉。

杨柳

九边烂数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杨柳

饱饭将何适,携筇登翠微。江长仍曲折,树远欲依稀。煮井未休汲,田家初掩扉。惊心崖路险,隔岸唤船归。

杨柳

树端浮绿涨连云,青草池亭不见人。犹有蔷薇数枝在,虽然是夏亦如春。

杨柳

今春喜气满乾坤,应有蒲轮辗白云。恩与内分金带赤,草堂焉敢更移文。

杨柳

西湖樽俎忆风流,今日樯乌过我州。万里相忘嗟又别,九华何惜更同游。中郎有了新镌石,小子无言只点头。及此公余多暇日,为君作计且邀留。

杨柳

天方六月暑,君有千里行。相从苦不款,惜别难为情。发轸子胥山,落帆石头城。火云午尤奇,水风晚更清。辉辉萤自烛,嘒嘒蝉争鸣。今代太史氏,昔者兰台英。人如晋宋间,诗与颜谢并。吾君志恢复,求士出至诚。玉堂紫微省,待子来经营。

杨柳

朱火照玄夜,耿耿怀平生。云汉经中天,为章竟何成。潇潇风雨歇,引领晨鸡鸣。褰帷纳素月,悠然钟我情。

杨柳

瞻彼万仞岩,亭亭上烟霞。其下寒渊水,清不容鱼虾。闵予生好修,而居东海涯。顾见泥中藏,日食百万家。浮名太累人,未语众已哗。为海不为渊,何道以自瑕。

杨柳

闻君家有风林石,镌刻无痕画无迹。靡然合势俱左倾,偃蹇常如负风力。置之坐侧野意生,静听若有飕飕声。忽疑身世在丘壑,使我萧然无俗情。黄金白璧岂非好,子直视之不为宝。

杨柳

平生误识白云夫,再到仙檐忆酒垆。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

杨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