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次秀野杂诗韵.葺居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zhàng rén gāo wò bì jiāng tóu , mén yǎn xī fēng wàn mù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西风:从西边吹来的风。亦指我国秋季所吹来自西方或西北方向的季风。西方国家的风尚、潮流。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
江头:江边,江岸。
高卧:高卧gāowò∶高枕而卧解衣铺被,准备高卧∶比喻隐居;亦指隐居不仕的人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谢安的字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世说新语·排调》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丈人高卧碧江头,门掩西风万木秋。
重喜青山还绕屋,却嫌黄叶渐平沟。
开轩且放浮岚入,决水徐通废圃流。
便觉园林顿萧爽,不妨随境味玄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