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碣石篇(其四)》
拼音和注音
yǔ yì wèi jiù , hóng hú pái hu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徘徊: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鸿鹄:(书)(名)天鹅,形状像鹅而比鹅大的,全身白色,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羽翼:(名)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现多用于贬义)。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羽翼未就,鸿鹄徘徊。神龙失水,蝼蚁所裁。
珠不暗投,剑不倒持。能弗用利,勿处于疑。
高才者妒,匪但在人。逃名避世,以保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