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道士归茅山

多载事茅君,麻衣与葛巾。
眼知人贵贱,心链己形神。
丁甲常为使,王侯不得臣。
华阳归洞晚,芝草几回春。

作品评述

《送林道士归茅山》是宋代邓道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多载事茅君,
麻衣与葛巾。
眼知人贵贱,
心链己形神。
丁甲常为使,
王侯不得臣。
华阳归洞晚,
芝草几回春。

诗意:
这首诗词是送林道士归茅山的作品。诗人描述了林道士的形象和境遇,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愿。林道士以麻衣和葛巾为服装,过着简朴的生活。他能洞悉人的贵贱,心灵与形体相连。他常常被派遣为使者,但拒绝成为王侯的臣子。晚年时,林道士回到华阳山的洞穴,与芝草一起度过了多少个春天。

赏析:
这首诗词主题明确,表达了对林道士的赞美和祝福。首先,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述了林道士的形象,麻衣和葛巾象征着他的朴素和清贫。接着,诗人表达了林道士的内在修养,他能看透人的贵贱,内心与外貌相一致。这种心灵的高尚使他拒绝成为王侯的臣子,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最后,诗人描述了林道士晚年归隐的情景,华阳山代表了道家的修行之地,林道士与芝草共度了多少个春天,表达了他的长寿和福祉。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林道士的崇高品质和追求,描绘了他与世无争、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林道士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道德高尚和内心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林道士的敬仰。这首诗词充满了赞美之情,展现了宋代士人对道德修养和归隐境地的向往与推崇。

作者介绍

邓道枢,字应叔,号山房,绵州(今四川绵阳)人。道士。理宗端平中随魏了翁出蜀,一时名辈皆与游。后住持吴郡文昌宫。宋亡,栖城东上官氏废圃,名会道观。有《东游集》,已佚。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八有传。

诗词推荐

彼鹊成巢,尔类攸共。之子有从,兰荪是奉。

十里松阴蒋子山,暮烟收尽梵宫宽。夜深更向紫微宿,坐久始知凡骨寒。一派石泉流沆瀣,数庭霜竹颤琅玕。大鹏泛有捕风便,还许鹪鹩附羽翰。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屏山梦断整云鬟,金鸭吹香火未残。背倚阑干听燕语,一帘风雨卷春寒。

过尽一春雨,园林气少和。偶然扶楖栗,复尔坐盘陀。小草数行字,残花一曲歌。公卿非傲汝,无奈爱闲何!

春残厌寒搅,雨多空日长。饭余时策杖,睡足独焚香。芍药正酣寝,海棠浑未妆。贤哉堂下竹,相对只苍苍。

奉常珍重末僚情,许以疏慵簉俊英。已办初筵酬物色,更将馀事到诗盟。贪吟不惜挥貂笔,忍醉何妨釂兕觥。细踏芳菲过腴润,桃蹊红雨报新晴。

送子三为邑,十年嗟往来。谁言债难了,不与命同回。卓鲁终留爱,龚黄岂蔽材。云愁旦暮雪,雪打又添哀。

羲和鞭日驭,发轫自晹谷。道人耕寸田,开窗纳余燠。

因怀碧云友,发兴青林端。要尽深幽趣,浑忘下上难。泉声流咽绝,松韵响高寒。久作庐山别,疑从梦境看。

谁将射御教吴儿,长笑申公为夏姬。却遣姑苏有麋鹿,更怜夫子得西施。(范蠡。)浮世功劳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机早,直为鲈鱼也自贤。(张翰。)千首文章二顷田,囊中未有一钱看。却因养得能言鸭,惊破王孙金弹丸。(陆龟蒙。)

里同清献久闻风,耿耿胸中便不同。一疏叫云韦布日,大廷对策想输忠。

息足回阿。圆坐长林。披榛即涧。藉草依阴。

寒云将远空,叶落与飞鸿。汉苑秦陵外,凄凉是此中。

乾道年中再讲和,当时议者厌干戈。长淮不管蛟龙怒,巨舰宁容鹅鹳过。岁晚民方愁道路,天寒我亦困风波。中流击楫非无志,时运相违奈若何。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文如翻水艳天葩,始信才猷属故家。为爱新吟贪咀嚼,霜髭捻断日西斜。

照雪凌霜夹径开,谁教千树昔人栽。要将金鼎和羹事,尽付君家岩上梅。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高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自古无和亲,贻灾到妾身。胡风嘶去马,汉月吊行轮。衣薄狼山雪,妆成虏塞春。回看父母国,生死毕胡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