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维扬回仪真

一官安敢问青膻,形影相看祗自怜。
黄鹄已登清汉去,白鸥空占浅沙眠。
杏花开遍芜城雨,柳色浑铺瓜渚烟。
老眼生疏堪自笑,浪惊风物向淮天。

作品评述

《自维扬回仪真》是宋代沈大椿的一首诗,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官安敢问青膻,
形影相看祗自怜。
黄鹄已登清汉去,
白鸥空占浅沙眠。
杏花开遍芜城雨,
柳色浑铺瓜渚烟。
老眼生疏堪自笑,
浪惊风物向淮天。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维扬回到仪真的心情,以及对时光的感慨。诗人以自嘲的语气,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赏析:
1. 第一句“一官安敢问青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身份地位的质疑和无奈。诗人事倍功半,官位低微,因而自嘲问到另一个高官的位置是不容易的。
2. 第二句“形影相看祗自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孤独悲凉的身影。诗人在清晨或黄昏,独自一人默默地站在那里,与自己的影子相对,感叹自己无人可依、难以奋进。
3. 第三句“黄鹄已登清汉去”,黄鹄代表高官的象征,诗人意指他目前身份低下,难以跻身高官之列。诗中“清汉”指的是高官的位置,黄鹄已经登上去了,而自己却仍在原地徘徊,感到无比的无力和无望。
4. 第四句“白鸥空占浅沙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叹。白鸥是美好的象征,而它们却只能停留在浅沙上,无法飞翔,让诗人感到无奈和悲伤。
5. 第五句和第六句以芜城雨、瓜渚烟的景象,描绘了美丽的春天景色,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向往。
6. 最后两句“老眼生疏堪自笑,浪惊风物向淮天”,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之后身份地位更加边缘化的担忧。他觉得自己的眼光变得狭隘,不再适应这个世界,感到尴尬和自愧。而浪惊风物,形容去淮河看风景的人如慌乱的浪花一般,这也暗含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意深沉,带有自嘲和悲凉的情感,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情绪和思想。

诗词推荐

滔滔东流水,赴海无归期。亭亭右转日,今兹复来兹。人生寄天地,百年七十稀。思虑复营营,恐为达士嗤,

花露湿晴春,坐无车马尘。江流青草岸,波闪白龙鳞。往事如今日,知心似古人。殷勤听渔唱,闲趣自相亲。

五里复五里,去时无住时。日将家渐远,犹恨马行迟。

平日江干过,南屏首重回。不妨图里见,曾是梦中来。近市楼台逼,高城鼓角催。老年知涉世,临事却衔枚。

春晴残日照平川,老幼相携古岸边。富贵在天谁肯信,临流争放送穷舟。

巴东之山巫山高,连峰插天关键牢。中有怀陵簸谷之波涛,藤萝杳冥风怒号。人迹不到神鬼逃,但见野猿沙鸟群相嘈,聱取百窍摇岩嶅。此景可闻不可遭,尔何为乎貌以毫毛,嗟哉用心无乃劳。江盘峡束雷雨昏,崩崖死树缠古根。玄猿抱儿随白猿,长臂婹袅相攀援。舔睒谲诡赶腾骞,县柯攫

闻道青城有老吴,话头入耳十年余。偶同婺女无忧客,来到天台撞见渠。身上衣衫惟布素,口中谈吐尽丹书。想君已是千余岁,谁道神仙仙上无。

石门山对新安县,基址平来蔓草秋。千尺微江清见底,悲鸣还向县前流。

大享季秋,百执扬厉。明明太宗,赫赫上帝。祗牙忱诚,式严圭币。祚我明德,锡兹来裔。

东土淹龙驾,西人望翠华。山川只询物,宫观岂为家。十月回星斗,千官捧日车。洛阳无怨思,巡幸更非赊。

棠树阴中来得得,莲花峰下去迟迟。好将门外岩磨取,为刻西巡御赐诗。

云不卷。浇愁莫放金杯浅。金杯浅。新词丽句,要人裁翦。酒酣思致天同远。临风捉笔纶巾岸。纶巾岸。诗成归去,寒光照晚。

上人居此寺,不出三十年。万法元无著,一心唯趣禅。忽纡尘外轸,远访区中缘。及尔不复见,支提犹岌然。

拾遗戒不受,见金等沙泥。对姑不能食,又愧他舍鸡。其视取枣人,冰炭恐不齐。

长庚与残月,耿耿如相依。以我旦暮心,惜此须臾晖。青天无今古,谁知织乌飞。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俗子不自悼,顾忧斯人饥。堂堂谁有此,千驷良可悲。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黄檗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自有吾儒乐,人多不肯循。以禅为乐事,又起一重尘。

觅个有缘人,分付玉壶灵药。谁向市尘深处,识辽天孤鹤。月中吹笛下巴陵,条华赴前约。今古废兴何限,叹山川如昨。

虫有撺梭子,头腹俱锐长。绿衣而绛里,飞跃低踉蹡。名我固甚善,所愧无筐箱。维天有南箕,不可以簸扬。微虫人强名,此岂彼窃攘。秋田蚱蜢横,暗野如飞蝗。索索浅草中,不倚两股强。类中最善类,霜露死其常。

冠盖冲冲语退居,几人年少禠银鱼。风波脱去都无累,日月闲来静有余。一斗独倾花下酒,五车时晒腹中书。论诗深媿非商也,敢向丘门望起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