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题双岩堂)

重溟倒影,五芝含笑,神仙今古台州。
山拥黄堂,烟披画戟,双岩瑞气长浮。
前事记鳌头。
有百年台榭,千室嬉游。
墨宝凄凉,风凌雨蠹尽悠悠。
规恢共仰贤侯。
当政成五月,景对三秋。
飞栋干云,虚檐受露,放怀不减南楼。
宾燕奉觥筹。
妙绮笺琼藻,声度歌喉。
只恐棠阴成后,趣去侍凝旒。

作品评述

《望海潮(题双岩堂)》是宋代洪适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重溟倒影,五芝含笑,
神仙今古台州。
山拥黄堂,烟披画戟,
双岩瑞气长浮。
前事记鳌头。
有百年台榭,千室嬉游。
墨宝凄凉,风凌雨蠹尽悠悠。
规恢共仰贤侯。
当政成五月,景对三秋。
飞栋干云,虚檐受露,
放怀不减南楼。
宾燕奉觥筹。
妙绮笺琼藻,声度歌喉。
只恐棠阴成后,趣去侍凝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题双岩堂为背景,描绘了海潮汹涌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名人和风景的赞美之情。

诗的开篇,通过描述海潮的倒影和五芝含笑,将台州的仙山之美与神仙的传说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台州地区的神奇之处。

接着,诗人提到山岩环绕着黄色的宫堂,烟雾笼罩着画戟,形容了景色的壮丽和神秘。双岩散发出吉祥的气息,象征着吉祥和繁荣。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回顾了过往的历史,提到了鳌头的前事。台榭百年,宫室千间,展示了这里曾经的辉煌和繁华。但如今,墨宝已经凄凉,风雨侵蚀,表达了岁月的消逝和沧桑变迁。

诗人继续表达对贤侯的敬仰之情,将政治的兴盛比作五月的景象,将景色的美丽比作三秋的景象,展现了政治和自然景观的壮丽。

最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愿意离开这里,愿意留在南楼,与宾客共饮觥筹。同时,诗人也提到了棠阴和凝旒,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表达了对逝去的岁月的感伤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壮丽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的美丽和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名士的敬仰和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洪适的成就

金石
  洪适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金石学研究,尤其是其在知绍兴府任内和家居16年期间,用力尤多。先后著成《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见《隶释》),又著《隶缵》、《隶图》和《隶韵》。 但《隶韵》未成。今传世者仅 《隶释》和《隶续》两种,所著《隶释》、《隶续》,先依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金石学最善之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另著有《盘州集》八十卷。洪适对魏晋和隋唐的碑刻也很精通,曾据《丹州刺史碑》、《皇甫诞碑》等碑刻,订正正史上一些记载的错误。

诗文
  洪适诗文论著甚多,留下了很多名篇,四方传诵。故《宋史》评价说:“适以文学闻望”。其中《盘洲集》影响甚大,而《渔家傲引》是《盘洲集》的代表作。词前有小序。对渔父生活加以概述。接着用同一词牌写了十二首词,如数家珍一样从一月唱到十二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他泛舟船上,与眠鸥浴雁为友;他常把渔钱买酒,酒醒后则拈笛咏唱,畅抒情怀;“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三三两两鸣桹起”。渔父们的生活是何等和谐、恬静!他们不避纲雨斜风,认定这是捕鱼的好时机。只见青青的斗笠下人头攒动,一声吆喝,拍着船板,他们就三三两两出发了。“半夜系船桥比岸,三杯睡着无人唤。睡觉只疑桥不见,风已变,缆绳吹断船头转。”这是何等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诙谐的情趣,空灵的意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何等的和谐!这充分反映了其在文学上很有底蕴。事实上,洪适的文学创作非常灵活,取材广泛,大都来源于生活。如洪适致仕后,退而回乡,在县城北郭购地筑屋,并称之为盘洲,他自己也自号盘洲老人,盘洲老人从小随父宦游,长大后又四处为官,发现本县珠湖产的银鱼非常独特,于是欣然命笔,写下一赋,名之为《银条鱼赋》。 其诗文论著甚多,并得到时人及后人的认可。

洪适的生平

  父亲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洪适少年时即能日诵书3000言,与弟洪遵、洪迈先后同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

  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使金,洪适年方13,即能任家事。率5个弟弟和3个妹妹奉祖母、母亲避兵饶州(今江西鄱阳),后以恩补修职郎。绍兴七年(1137年)任严州录事参军,绍兴十一年(1141年)任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与弟洪遵同中博学鸿词科,除左宣教郎敕令所删定官。高宗赞其:“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

  绍兴十三年(1143年),继迁秘书省正字。是年父自金归,忤秦桧,洪适出任通判台州军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除知荆门军。后知徽州、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兼提点刑狱,任内皆著政绩。后迁户部郎中、淮东总领、司农少卿、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中书舍人,任内也为人称道。乾道元年(1165年),任翰林学士签枢密院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任怨革弊。次年因久雨而引咎辞职,除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后以观文殿学士、左通奉大夫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乾道五年(1169年),以观文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此后家居16年,1184年二月辛酉(初二)日(3月15日)病逝。《宋史》有传 。

诗词推荐

煜煜夕日,逝何忽兮。有辉而星,尔留曷其。我视而冥,我适不行。

海潮

隔江遥望小蓬莱,满眼风光入寿杯。涌起涛江为玉酒,泻开东海作金罍。山龙恰为供香兽,桥鲤真堪截锦腮。雁字满天霞正赤,染成诗轴胜于坯。

海潮

汉事正犹豫,足迹正跫然。严陵老子,当时底事动天顽。曾把丝纶一掷,藐视山河九鼎,高议凛人寒。竹帛非吾事,霄汉任腾骞。问云台,还得似,钓台巅。几年山下,使人犹识汉衣冠。寄语功名余子,今日成尘何在,百战亦多艰。一笑桐江上,来往钓名船。

海潮

举目伤芜没,何年此战争。归人失旧里,老将守孤城。废戍山烟出,荒田野火行。独怜浉水上,时乱亦能清。

海潮

玉质金相,长自守、间庭暗室。对黄昏月冷,朦胧雾_。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屈平、子建愤世之不见知,《离骚》常以兰自况,而子建亦谓秋兰可喻桂树冬荣。鶗鴂乱,春芳寂。络纬叫,池英摘。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

海潮

日长春老职司閒,纵辔因寻负郭山。花气半飘青霭外,泉声多在白云间。香灯肃肃严僧事,钟梵萧萧爽客颜。坐有诗人樽有酒,擬抛城市宿禅关。

海潮

前山收苦雾,宿鸟有新声。万里南天客,三冬此日晴。

海潮

旧居无旧邻,似见故乡春。复对别离酒,欲成衰老人。客衣频染泪,军旅亦多尘。握手重相勉,平生心所因。

海潮

殷卿领北镇,崔尹开南幕。外事信为荣,中怀未必乐。何如不才者,兀兀无所作。不引窗下琴,即举池上酌。淡交唯对水,老伴无如鹤。自适颇从容,旁观诚濩落。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回首语秋光,东来应不错。

海潮

常年看花时,辄苦风雨厄。今年独异此,游人满阡陌。翩翩出联骑,往往醉堕帻。转盼桃杏空,遂见辛夷坼。海棠尤可念,不耐暖日炙。臙脂成白雪,其意亦自惜。曾未淹旬时,春事欲扫迹。安得爱花心,坚顽如铁石?

海潮

严妆列卫启宸居,百辟滔滔若贯鱼。后幄宰臣先奏事,犹随郎从立前除。

海潮

传经韦相后,赐笔汉家郎。幽阁诸生会,寒宵几刻长。座中灯泛酒,檐外月如霜。人事多飘忽,邀欢讵可忘。

海潮

西华门外玉骢骄,新赐罗衣退晚朝。绣枕魂清疏雨暮,海棠银烛度春宵。

海潮

闽山到漳穷,地与南越错。山川郁雾毒,瘴疠春冬作。荒茅篁竹闲,蔽亏有城郭。居人特鲜少,市井宜萧索。野花开无时,蛮酒持可酌。穷年不值客,谁与分杯杓。朝廷尚贺俊,磊砢充台阁。君能喜节行,文艺又该博。超然万里去,识者为不乐。予闻君子居,自可救民瘼。苟能御外物,得地

海潮

古观岑且寂,幽人情自怡。一来包山下,三宿湖之湄。况此深夏夕,不逢清月姿。玉泉浣衣后,金殿添香时。客省高且敞,客床蟠复奇。石枕冷入脑,笋席寒侵肌。气清寐不著,起坐临阶墀。松阴忽微照,独见萤火芝。素鹤警微露,白莲明暗池。窗棂带乳藓,壁缝含云蕤。闻磬走魍魉,见烛

海潮

青天月出几上,白日云生杖头。矫迹不因人避,过桥每着花留。

海潮

甘向清朝作逐臣,茹蔬亲草即经纶。心香都在寒梅上,宇宙常逢不老春。

海潮

芳菲触目已萧然,独著金衣奉老仙。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

海潮

剑阁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

海潮

谗谤潜来起百忧,朝承恩宠暮仇雠。火烧白玉非因玷,霜翦红兰不待秋。花落昭阳谁共辇,月明长信独登楼。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

海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