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和龙妙空禅师

白面山南灵庆院,茅斋道者雪峰禅。
只栖云树两三亩,不下烟萝四五年。
猿鸟认声呼唤易,龙神降伏住持坚。
谁知今日秋江畔,独步医王阐法筵。

作品评述

赠和龙妙空禅师

白面山南灵庆院,
茅斋道者雪峰禅。
只栖云树两三亩,
不下烟萝四五年。

猿鸟认声呼唤易,
龙神降伏住持坚。
谁知今日秋江畔,
独步医王阐法筵。

译文:

赠送给和龙妙空禅师

在白面山南的灵庆院,
修行于茅斋的道者雪峰禅。
只住在云树下的两三亩地,
四五年没有离开过烟萝。

猿鸟认出他的声音叫唤他,
龙神降临降服他的持坚之心。
谁知道今天在秋江的畔,
他独自一人在医王阐法的宴席上行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继勋写给和龙妙空禅师的赠诗,描绘了禅师的修行之地和他的修行态度。

首先,诗中描述了禅师居住的地方——白面山南灵庆院,是一个清幽宁静的地方,离尘不染。禅师选择了一个茅斋作为修行的居所,这显示出他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物质的淡泊。

诗句“只栖云树两三亩”,表达了禅师的禅修心境。他并不追求庞大的住所,只需要一个小小的云树下的土地,以便安心修行。而“不下烟萝四五年”表明禅师多年来几乎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专心致志地修行。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禅师与自然界的交互。猿鸟听到禅师的声音,会前来呼唤他,这可能是因为禅师修行的深入和对自然的敬畏。而“龙神降伏住持坚”则显示了禅师在修行中的坚定和顽强。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禅师的赞美和敬佩。诗中写道禅师在秋江畔独步,可能是指他独步于众人之上、超越凡俗的境地。而“医王阐法筵”则表明禅师以治疗之能和智慧,展示了他在佛法解释和阐发方面的才华。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宁静、虚无和超脱的禅修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和龙妙空禅师的尊敬和赞美。

诗词推荐

梨花结成实,燕卵花为雏。时物又若此,道情复何如?但觉日月促,不嗟年岁徂。浮生都是梦,老小亦何殊?唯与故人别,江陵初谪居。时时一相见,此意未全除。

看见青虫作蝶时,不知蝶是此身非。床头为有南华卷,午枕酣来忽梦飞。

东浮沧海漘,南为祝融客。漂转混泥沙,迫此短景急。

穷愁昼夜阴如一,夜不见星朝蔽日。枯畴已获大野空,怒江未落连洲没。长鱼泼刺不受钓,渔子高眠守蓬荜。紫髯旧宫谁复游,鼎峙雄心久萧瑟。

四宵得得并无寒。深谢孙公青顾看。霞袖分开拂雾端。入长安。回首

骂佛骂人新孟八。是非窟里和身拶。不惜眉毛言便发。门庭滑。红炉大能鞲生杀。

一夜萧萧洒竹声,漏水未残天忽明。初疑落月照东荣,树鸡乌鹊纷纷惊。起来积雪烂中庭,窪隐污秽悉已平。海水飞波上栋甍,万瓦堆盐一尺盈。此身恍若游天京,银楼玉阙争峥嵘。仙人想见冰霜清,园林草木皆瑶琼。尊中有酒且细倾,农家活计在深耕,明年岁事欣已成。且把赋馀养残龄,

扶筇欲过北山来,政赖诗囊一笑开。故走溪山寻胜景,为君携向笔端来。

先天天弗违,后天举天时。弗违无时亏,奉时有时疲。

河水拍堤清且涟,堤联南陌与东阡。浮家泛宅苕溪路,老却春光又一年。

六尺筇枝膝上横,中庭岸帻听鼍更。露零金掌汉宫晓,月度银河秦塞明。菡萏晚花香未减,梧桐病叶堕无声。关河又见新秋近,屈指流年一叹惊。

惟山有镇,雄于其方。东孰为雄,于沂之疆。祀事有时,爰举旧章。我望匪遥,蔗几燕乡。

江雨朝飞浥细尘,阳桥花柳不胜春。金鞍白马来从赵,玉面红妆本姓秦。妒女犹怜镜中发,侍儿堪感路傍人。荡舟为乐非吾事,自叹空闺梦寐频。

楼阁万重秋雨里,峰峦四合暮潮边。凤城今夕凉如水,多少人家度管纺。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还丹根蒂将何作。须凭金火相销铄。金火得长生。方成夫与妻。夫妻情重重。共隐真人洞。真洞约回期。天符来便归。

去去去何住,一盂兼一瓶。水边寒草白,岛外晚峰青。宿处林闻虎,行时天有星。回期谁可定,浮世重看经。

今夜初听雨,江南杜若青。功名何卤莽,兄弟总凋零。梦远愁蝴蝶,情深愧鶺鴒.抚孤终日意,身世尚流萍。

垂杨荫平田,湖畔多菑畬。茫茫烟水中,结茅成隐居。闲门闭白日,密竹临清渠。行随溪上云,倦枕床头书。客至时命酒,兴来兼捕鱼。愿言托幽迹,卒岁同樵蔬。

布袋挨开,猿啼晓月。海岳逃形,佛魔路绝。列列挈挈,翘翘杰杰。大机兮棒打不回闲,大用兮利剑流鲜血。别别,出海昆仑头戴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