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赠金刚三藏(一作许浑诗)
心法云无住,
流沙归复来。
锡随山鸟动,
经附海船回。
洗足柳遮寺,
坐禅花委苔。
惟将一童子,
又欲过天台。
译文:
赠送给金刚三藏(一作许浑诗)
心法飘忽无着,
如同流沙去来复归。
锡杖随山鸟一起飞舞,
佛经伴随海上船只归回。
洗净双足走进遮蔽寺庙的柳树下,
坐在坐禅的花朵上,寺庙的苔藓盈盈。
只有一个小童子,
却又想要走过天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赠送给金刚三藏(也有一作许浑)的诗,表达了对修行者的赞赏和欣赏。
诗中的“心法云无住,流沙归复来”描绘了修行者的心境,他们的心法变幻莫测,如同流沙无法停留,经历了迷茫和归复的过程。
“锡随山鸟动,经附海船回”描述了修行者离开山洞,随着飞鸟起舞,佛经随着海船归回。这里的山鸟和海船象征着修行者的行动,他们不断地通行于不同的地方,传播佛法。
“洗足柳遮寺,坐禅花委苔”描绘了修行者在寺庙中洗净脚足,坐在盈盈苔藓上的情景。这里的寺庙、柳树和花朵都象征着宁静和安逸,显示了修行者对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最后两句“惟将一童子,又欲过天台”展示了作者对修行者的赞美之情。童子象征着纯真和天真,他们追求更高的层次,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修行之路。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赞美了修行者的心境和修行之路,表达了对纯真和追求的助力。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修行者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