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东山谷口

不知名利险,辛苦滞皇州。
始觉飞尘倦,归来事绿畴。
桃源迷处所,桂树可淹留。
迹异人间俗,禽同海上鸥。
古苔依井被,新乳傍崖流。
野老堪成鹤,山神或化鸠。
泉鸣碧涧底,花落紫岩幽。
日暮餐龟壳,开寒御鹿裘。
不辨秦将汉,宁知春与秋。
多谢青溪客,去去赤松游。

作品评述

《过东山谷口》

不知名利险,辛苦滞皇州。
不知名利、卢照邻表达了他对名利的不在乎,他不愿意为了追求名利而辛苦滞留在皇城。

始觉飞尘倦,归来事绿畴。
卢照邻在皇城中度日如年,对于俗务的烦扰感到厌倦,他渴望回归平淡的生活。

桃源迷处所,桂树可淹留。
他希望找到一个与世隔绝、宛如桃花源般的地方,桂树可以停留下来,寻求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迹异人间俗,禽同海上鸥。
他的行踪与人间的喧嚣截然不同,犹如飞鱼一般在海上自由翱翔。

古苔依井被,新乳傍崖流。
古老的青苔覆盖在井口,清新的牛奶从悬崖边下流,这些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原生态。

野老堪成鹤,山神或化鸠。
在野外,常常能看到形容老态龙钟的野老化身为仙鹤,山神也或许会幻化成野鸠。

泉鸣碧涧底,花落紫岩幽。
清澈的泉水声在蓝绿的溪谷底部响起,花儿在深紫色的岩石间轻轻飘落,这种景色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日暮餐龟壳,开寒御鹿裘。
傍晚时分,卢照邻靠着龟壳吃饭,用御鹿的皮裘来御寒。这里暗示他已经与尘世脱离,过上了与众不同的生活。

不辨秦将汉,宁知春与秋。
卢照邻对于尘世的名利权势不以为然,对历史上的权臣将相毫不关心,更关注的是人生中的春天与秋天。

多谢青溪客,去去赤松游。
卢照邻表达了对来自青溪的客人的感谢之情,之后他准备离开并在红松林中游玩。

中文诗词翻译:

不知名利险,辛苦滞皇州。
始觉飞尘倦,归来事绿畴。
桃源迷处所,桂树可淹留。
迹异人间俗,禽同海上鸥。
古苔依井被,新乳傍崖流。
野老堪成鹤,山神或化鸠。
泉鸣碧涧底,花落紫岩幽。
日暮餐龟壳,开寒御鹿裘。
不辨秦将汉,宁知春与秋。
多谢青溪客,去去赤松游。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丽的景象和淡泊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功利的追求的无足轻重,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与世隔绝。诗中描绘了诗人寻找桃花源般的地方,渴望回归大自然,追逐与尘世脱离的愿望。通过与野老、山神、泉水、花儿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寻求心灵净化的诗意。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含蓄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弃和返璞归真的追求。

作者介绍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卢照邻的轶事典故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决定与亲属道别,投颍水自杀。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于是也有人认为,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

卢照邻的生平

  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即是将卢照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类似于文书工作),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说,卢照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卢照邻的主要作品

  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诗词推荐

善识花人尽倚阑,不将荣悴等閒看。繁华夺目春如醉,独肯怀人问考盘。

千夫登登供版筑,万手丁丁供斲木。歌楼舞榭高入云,复幕重帘昼烧烛。中使传宣骑飞鞚,达官侯见车击毂。岂惟炎热可炙手,五月瞿唐谁敢触。人生易尽朝露曦,世事无常坏陂复。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君不见野老八十无完衣,岁晚北风吹破屋。

江云作雪暗郊原,竟夜风声万马奔。槁面暂朱知酒酽,曲身成直赖炉温。幼舆正复宜岩石,倚相犹能读典坟。米贵仅供糜粥用,自伤无力济元元。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雁已西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悃愊古循吏,宽和乡善人。鸾宫六老会,月墅四时春。转眼园松老,惊心宰木新。来迟伤杜牧,宾主总成尘。

塞日兵前惨,城烟战后无。分明千帝纪,况乃畔天都。桂玉京师涌,金汤鄜路孤。迟回思庙筭,端坐愧龙图。

君采北山薪,妾捕西豀鱼。登山莫避险,入山深何虞。君行妾亦行,辛苦同朝晡。相乐成家室,此义千载孤。

空劫默游,灵然破幽。潮扬光燄珊瑚月,海缩波澜翡翠秋。於世无求,随缘自由。百千三昧门门事,潦倒俱胝一指头。

荒原人家今少存,好田俱是官军屯。前山遥见黑城子,渴饮不知河水浑。

万里飘然不系舟,酒垆一笑便相投。千金不换金丹诀,何事惟须一布裘。

忆昨淮阳把酒,目前惟欠山林。江上云岑千垒,何为特地愁心。

晓禽聒起坐薪床,梳裹斑丝短短苍。翁面拨来蛆子白,花心飞出蝶须黄。游蜂声沓晨衙退,细篆香萦碧线长。已约邻家来小饮,是中容得次公狂。

江天淡淡江水平,江岸有花红作穗。今日特向都城开,昼时只合衔鱼翠。

萱草秋已死,岁暮有严霜。落日渭阳明,涕泪溅我裳。

官冷君行勿鄙夷,儒风未有盛斯时。进青衿子陈新义,为紫阳公广旧规。然否听人来议政,尊严无士敢嘲师。虀盐堪饱芹堪采,况值文翁适拥麾。

雁门禅客吟春亭,牡丹独逞花中英。双成腻脸偎云屏,百般姿态因风生。延年不敢歌倾城,朝云暮雨愁娉婷。蕊繁蚁脚黏不行,甜迷蜂醉飞无声。庐山根脚含精灵,发妍吐秀丛君庭。湓江太守多闲情,栏朱绕绛留轻盈。潺潺绿醴当风倾,平头奴子啾银笙。红葩艳艳交童星,左文右武怜君荣,

花光渐寒食,木燧催国火。沽酒鸟劝人,怀贤吾忘我。事往堕甑休,心知求田可。可人不在眼,樽俎思促坐。有生常倥偬,无暇天所课。不解闻健饮,俄成一蓬颗。泥钧埏万物,寒暑勤五佐。岂其怀爱憎,私仗我穷饿。醉招魂不来,浪下巫阳些。梦成少年嬉,走马章台左。

曾听鹿鸣逢世乱,因披羽服隐衡阳。几多事隔丹霄兴,三十年成两鬓霜。芝朮未甘销勇气,风骚无那激刚肠。中朝旧有知音在,可是悠悠入帝乡。

鹤岭重登不作难,自绿萝月喜月攀。胜游不减谢安石,佳士况逢元鲁山。眼底更无尘事扰,窗开又得许时閒。丁仙已有归来约,他日寻盟共往还。

远山一带,溯晴空、极目天涯浮白。枫落鸦翻谈笑处,不觉云涛横席。酒病方苏,睡魔犹殢,一扫无留迹。吴帆越棹,恍然飞上空碧。长记草赋梁园,凌云笔势,倒三江秋色。对此惊心空怅望,老作红尘闲客。别浦烟平,小楼人散,回首千波寂。西风归路,为君重喷霜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