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木末谁攀新萼,雪消自种前庭。
莫嫌开过尚盈盈。
似待诗人醉咏。
霜后最添妍丽,风中更觉娉婷。
影摇溪水一湾清。
妆罢晓临鸾镜。

作品评述

《西江月》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谢逸。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木末谁攀新萼,
雪消自种前庭。
莫嫌开过尚盈盈,
似待诗人醉咏。
霜后最添妍丽,
风中更觉娉婷。
影摇溪水一湾清,
妆罢晓临鸾镜。

诗意:
《西江月》描绘了一幅月夜的景象。诗人观察着自己庭院中的花木,不禁感慨万千。他看到一枝新萌的花朵,仿佛是谁攀上了这新鲜的枝头,雪已经融化,花朵自己在庭院中生长。诗人告诫大家不要嫌弃这些已经开放的花朵,它们依然美丽动人。它们仿佛在等待着诗人陶醉其中并为它们歌咏。霜后的花朵更加妍丽,风中的花影摇曳,如婀娜多姿的女子。花影映照在清澈的溪水中,形成一道美丽的弯曲。花朵已经妆点完毕,迎接曙光的到来,宛如凤凰镜前的美人。

赏析:
《西江月》以描绘月夜花木为主题,通过花朵的生长、变化和美丽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审美感受。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木末攀新萼的景象,通过"雪消自种前庭"来展现花朵自然生长的过程。他劝告读者不要轻视已经开放的花朵,即使它们曾经盛开过,依然有其独特的美丽。诗人将花朵的美与诗人的醉咏相联系,暗示着艺术家应该从美的事物中汲取灵感,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诗中的花影、溪水和鸾镜等意象,通过精细的描写,增加了诗的意境和艺术感。

整首诗词以清新、明朗的笔触展示了花木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词既描绘了具体的自然景象,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意义,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

作者介绍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谢逸的诗词成就

  谢逸是五代花间词派的传人,所著《溪堂词》“远规花间,逼近温韦” (薛砺若《宋词通论》) ,雅洁清丽,蕴藉隽妙,在北宋后期的词坛上自成一家。所著《溪堂词》,“皆小令,轻倩可人”(明毛晋《跋溪堂词》),“标致隽永”(《词统》卷四),今存词六十二首。其词既具花间之浓艳,又有晏殊、欧阳修之婉柔,长于写景,风格轻倩飘逸。

  其诗风格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相似,清新幽折,时人称之为“江西谢康乐”。其文似汉朝刘向、唐朝韩愈,气势磅礴,自由奔放,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流畅自如。黄庭坚说他若在馆阁中,“当不减晁、张、李商老”(晁补之、张来、李商隐)。

  谢逸的诗,文词洗炼,有古意,颇受黄庭坚欣赏,认为他诗中名句“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雕”、“老凤垂头噤不语,枯木槎牙噪春鸟”、“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凋”及词中名句“黛浅眉痕沁,红添酒面糊”、“鱼跃冰池飞玉尺,去横石岭拂鲛绡”,“皆百炼乃出治者”。其生新瘦硬之处,颇得黄庭坚诗的神髓。又如《寄徐师川》诗中的“江水江花同臭味,海南海北各山川”一联字法句法都有明显模仿黄诗的痕迹。

  但谢诗中较多的是轻隽健朗,清新疏快的句子。《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虽稍近寒瘦,然风格隽拔,时露清新”,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谢逸诗清朗健拔的特色。尤其是其七言古诗,多感情充沛,辞意流注,很有笔力。其五言古诗则多写隐居生活,气格闲雅淡远,时与陶、韦相近。

  谢逸与当时著名诗人洪刍、饶节、潘大临等人关系密切。吕本中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谢逸等25人为法嗣,这就是在宋代诗坛上颇有影响的“江西诗派”,且评其诗曰:“才力富赡,不减康乐。”谢逸与其弟谢薖被称为“临川二谢”(比作谢康乐和谢玄晖),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

  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述《复斋漫录》:“元估中,临川谢无逸过黄州关山可花村馆驿,遇湖北王某,江苏诸某,浙江单某,福建张某等秀才。四人知其来自临川,戏以‘曹植七步成诗,诸君七步为词’相谑。逸行五步,词成,挥毫疾书《江城子》一阙于壁:‘可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落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荫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上晚烟笼,粉香浓,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图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标致依水,情乎俱妙,遂以‘五步成词’闻名江南。”

  谢逸诗词中有不少描写家乡旖旎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名篇:《金石台》、《北津渡》、《吴家渡》、《望江南》等。在《卜算子》词中,较好地体现了江西诗派诗人写词好化用前人诗句的特点。前人评此词为:“标致隽永,全无香泽,可称逸词”(《词统》卷四)。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为郑彦国编的《临川集咏》所作的序言,是其散文代表作。

  著述甚丰。著有《溪堂集》20卷,诗集5卷,补遗2卷,诗余1卷,另有《春秋广微》、《樵谈》等书,多散佚。现仅存《溪堂集》10卷,《溪堂词》1卷,有其诗216首、词62首、散文47篇。《四库全书》存《永乐大黄》辑本《溪堂集》10卷。事见《(道光)抚州府志》、《临川县志》、《江西通志》、《四库全书》、《江西诗征》。

诗词推荐

礼经之重,祀典惟明。命官揶事,陟降以诚。既升庶品,亦奉二精。锡兹福祉,迄用丕平。

感慨

拈z2舐指不知休, ——李崿欲炙侍立涎交流。 ——颜真卿过屠大嚼肯知羞, ——皎然食店门外强淹留。 ——张荐

感慨

便风吹舫去无情,漫遣槎牙铁锁横。未叹客行鸥鸟远,五更吹角是高城。

感慨

传者不足信,见景胜如闻。一水远赴海,两山高入云。鱼龙晴自戏,猿狖晚成群。醉酒斜阳下,离心草自薰。

感慨

一盂兼一锡,只此度流沙。野性虽为客,禅心即是家。寺披云峤雪,路入晓天霞。自说游诸国,回应岁月赊。

感慨

渡海登仙籍,还家备汉仪。孤舟无岸泊,万里有星随。积水浮魂梦,流年半别离。东风未回日,音信杳难期。

感慨

白发汉中郎,旌旗下建章。雪通沙路润,春入塞云黄。地势井陉口,天文大昴旁。平时卷金甲,壮略寄壶觞。

感慨

曾话平生志,书斋几见留。道孤心易感,恩重力难酬。独立千峰晚,频来一叶秋。鸡鸣应有处,不学泪空流。

感慨

惨澹松围障,蜿蜒石隐龙。背城无数里,献状有千峰。此地虽为寓,兹山特未逢。因公九日集,临眺得从容。

感慨

随身只有过头杖,饱覆唯凭折脚铛。几度遣间何处好,水声山色裹游行。

感慨

避影将息阴,自然知音稀。向来深林中,偶亦有所窥。飞鸟口衔食,引雏上高枝。高枝但各有,安知宜不宜。止止复何云,物情何自私。

感慨

池塘静于寺,俗事不到眼。下马如在山,令人忽疏散。明公有高思,到此遂长返。乘兴挈一壶,折荷以为盏。入竹藤似蛇,侵墙水成藓。幽鸟不识人,时来拂冠冕。沿流路若穷,及行路犹远。洞中已云夕,洞口天未晚。自怜不羁者,写物心常简。翻愁此兴多,引得嵇康懒。

感慨

三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

感慨

何人头不白,我白不因愁。只被人多欲,其如我不忧。不忧缘不动,多欲为多求。年老人常事,如何不白头。

感慨

自昔桂阳名此山,登楼恍若见林端。山中固有诛茅地,却许吾人背面看。

感慨

休惊明日岁华新。且喜得,又逢春。北堂歌舞奉慈亲。顺遐龄,等大椿。□□□□□□□。□□□,□□□。□□□□□□□。□□□,□□□。

感慨

漠漠雨苔依砌绿,鲜鲜秋菊映阶黄。山僧睡起日亭午,出户微微柏子香。

感慨

嫩脸修蛾,淡匀轻扫。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做、文人谈笑。绮筵前。舞燕歌云,别有轻妙。饮散玉炉烟袅。洞房悄悄。锦帐里、低语偏浓,银烛下、细看俱好。那人人,昨夜分明,许伊偕老。

感慨

阮籍蓬池上,孤韵竹林才。巨源从吏道,正拥使车来。相逢且交臂,相命且衔杯。醉后长歌毕,馀声绕吹台。

感慨

宋侯人之秀,独步南曹吏。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洞澈万顷陂,昂藏千里骥。从宦闻苦节,应物推高谊。薄俸不自资,倾家共人费。顾予倦栖托,终日忧穷匮。开口即有求,私心岂无愧。幸逢东道主,因辍西征骑。对话堪息机,披文欲忘味。壶觞招过客,几案

感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