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斋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烟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作品评述

《凝香斋》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当我在西斋中,感受到那幽静的景致,
不禁让我怀疑这里是否曾有古代诸侯居住。
一尊美酒在风月中,我无事可做,
而千里之外的田园却有四季的收获。

云和水唤醒了我的心灵,鸣叫的鸟儿十分美好,
用玉沙清洁我的耳朵,漱饮寒冷的溪水。
沉烟从黄色的纸卷中飘散而出,
我仿佛闻到了香炉上方的香气。

诗意和赏析:
《凝香斋》通过描绘一幅西斋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墨客的向往和思索。诗中的西斋被诗人描绘成一个幽静、神秘的地方,使他产生了对古代诸侯居住的联想。诗句"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表达了诗人对西斋的赞美和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之情。

诗的下半部分则描绘了诗人在西斋中的生活情景。他用"一尊风月身无事"来形容自己无所事事,暗示他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可以尽情享受自然的美好。然而,诗人并不忘记他身外的世界,他意识到千里之外的农田依然有四季的循环,有农夫辛勤的耕作和收获。

接下来的几句是诗人对自然的感知和对自我净化的追求。他提到"云水醒心鸣好鸟"和"玉沙清耳漱寒流",表达了他借助自然景物来唤醒内心、净化心灵的愿望。最后,诗人以"沉烟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结束全诗,暗示他在静默的书斋中,仿佛能闻到古人的香气,体味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西斋景致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思索和对古代文化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内心净化的追求,以及对古人智慧的怀念,给人以宁静、深远的美感。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诗词推荐

时雨真成大有年,斯民沟壑救将然。麦根肥润桑叶大,春陇未鉏蚕未眠。奔走风雨连晓色,起寻佳句写由拳。李成六幅骤雨笔,挂在东南楼阁前。

先皇立国用文儒,奇士多为礼法拘。澶水归来边奏少,熙河捷外战功无。生前上亦知强至,死后人方诔尹洙。蝼蚁小臣孤愤意,夜窗和泪看舆图。

安仁县令好诛求,百姓脂膏满面流。半破磁缸成醋酒,死牛肠肚作馒头。帐生岁取餐三顿,乡老盘庚犯五瓯。半醉半醒齐出县,共伤涂炭不胜愁。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照绿蘋。忽闻歌苦调,归思欲沾巾。

道人家在海之南,来访庐山老万庵。露柱灯笼同请举,僧堂佛殿总和南。山河大地自群动,蠢动含灵共一龛。虀瓮里鱼淹未死,此香炷向活瞿昙。

故乡行云是,虚室坐间同。日落西山暮,方知天下空。

兽额朱扇小院深,绿窗含雾静愔愔。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长江万里来,古寺中流起。何如天上星,汩汩波涛里。

酒兵半已卧长瓶,更看梅兄巧尽情。醉抻寒花望松雪,人间曾有个般清。

霜花如鹄毛,万里点枯槁。晓入蓬池道,寒侵苏合袍。重来社栎长,旧寄里门高。去事黄丞相,无辞执板劳。

园林寂寂春归去。蒙蒙柳下飞香絮。野水接云横。绿烟啼晓莺。江南鶗鴂梦。山色朝来重。小艇小湾头。萍花萍叶洲。

长虹跨陆登云衢,会同海宇皆车书。日斜市溃夜喧息,月来云静天无疵。水劫金蟇形不术,常生玉兔药常捣。可怜沧海几桑田,照耀古今人尽老。

翠幕成阴帘拂地。池馆无人,四面生凉意。荷气竹香俱细细。分明著莫清风袂。玉枕如冰笙似水。才亸横钗,早被莺呼起。今夜月明人未睡。只消三四分来醉。

岁癸已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视湖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

几回沾水又拖泥,年老心孤不自知。游子不归空怅望,一溪流水落花随。

梦中归见西陵雪,渺渺茫茫行路绝。觉来还在剡东峰,乡心缭绕愁夜钟。寺北禅冈犹记得,梦归长见山重重。

蝉鸣山郭晏,一棹出烟扉。凉风将皓月,迢递送君归。自识门前树,遥闻窗下机。应叹缁尘满,临流一浣衣。

书岩已奇甚,潜玉尤伟哉。李君漫盘谷,元子空峿台。神不得自秘,天应为君开。渊明如得此,应不赋归来。

群荷医清澜,不受明月光。明月每下照,但见露瀼瀼。炯如翠盖中,珠玑烂荧煌。我起欲挹之,倾泻入方塘。

木末好风来,山头凉月朏。快哉城上亭,登临吾亦再。堂堂文正公,精神凛犹在。怀行且停饮,四座俱起酹。义气激余衷,豁若挹沆瀣。此夕饮也清,且无俗子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