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泛舟

湘川洛浦三千里,地角天涯南北遥。
除却同倾百壶外,不愁谁奈两魂销。

作品评述

诗词《湘江泛舟》是唐代杨凭创作的作品。诗词描述了作者泛舟在湘江上的景致和心情。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湘川洛浦三千里,地角天涯南北遥。
这两句描绘了湘川洛浦的广袤景观,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舟行在湘江上的遥远距离。形容词“三千里”、“南北遥”进一步突出了这个辽阔的距离感。

除却同倾百壶外,不愁谁奈两魂销。
这两句表达了舟上除了同船的伴侣,没有别的事物。诗中的“百壶”指的是酒,在这里表示除了和伴侣一起喝酒之外,没有其他事物可以打发时间。而“两魂”则指的是舟上的两个人的精神。作者在舟上宁静、无人打扰的环境中,可以和伴侣一起畅饮。由此可见,诗词传达出作者在湘江上舒适自在的心情。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湘江上泛舟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心情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氛围。诗中的自然景观和隐逸的心情与传统中国文化中追求自然和虚无的思想相契合,有一种追求清静自然、远离纷扰的艺术意境。

中文译文:
湘川洛浦有三千里,地角遥远在南北。
除了与伴侣共享美酒,没有什么能使我烦扰。

诗意:
杨凭的《湘江泛舟》通过对湘川洛浦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舟行在湘江上的遥远和辽阔之感。在舟上,除了与伴侣共享美酒,没有其他事物可以打扰他们,使他们的心舒畅自在。全诗透露出一种宁静、愉悦的氛围,与传统中国文化中追求自然和虚无的思想相契合。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带给读者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通过湘川洛浦的景致和作者舟行的心情,诗词营造了一种纷扰尽除、虚无恬淡的境界。作者借助湘江的宽广与舒适,展示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满足。整首诗以形容词和动词的运用丰富了诗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湘江上泛舟时的心境。这首诗词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精神,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对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

诗词推荐

才拟恁麽,便不恁麽。成现生涯,陈年滞货。雪峰辊出三个球,{上祝下土}著嵩山破灶堕。

寂寂春心在树头,冷香疎影更清幽。野篱山畔无人见,月下风前一段愁。

先生深住万山村,雾里云包不见痕。也被闲人知去处,芙蓉巷里木犀门。

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吏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交征谁敢问,空想素丝诗。

侯门初拥节,御苑柳丝新。不是悲殊命,唯愁别近亲。黄莺迁古木,朱履从清尘。想到千山外,沧江正暮春。

紫绶苍髭百岁侵,绿苔芳草绕阶深。不妨好鸟喧高卧,切忌闲人聒正吟。鲁鼎寂寥休辨口,劫灰销变莫宣心。还怜我有冥搜癖,时把新诗过竹寻。

只言君在桐江住,及到桐江不见君。日暮空山独惆怅,不知又隔几重云。

垂虹一抹跨晴江,好解帆绳系矮椿。水浸碧天天浸月,只消推起小篷窗。

远路归来已白头,丰厓犹似旧时秋。长藤短褐行吟处,不道山翁是故侯。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婆饼焦何急,飞鸣小竹间。雨多溪涨水,云厚日藏山。景物固无恙,人情终等閒。老来惟爱客,茶果或相关。

书生习气尽驱除,酒兴诗情亦已无。底怪今朝亲笔砚,村乡来请辟蝗符。

云孙几叶忆高皇,社土千秋表旧疆。周礼未应俱在鲁,汉臣今已半游梁。花垂右墄春常满,客散西园夜未央。八斗向来求自试,书成字字挟风霜。

青山四顾乱无涯,鸡犬萧条数百家。楚俗岁时多杂鬼,蛮乡言语不通华。绕城江急舟难泊,当县山高日易斜。击鼓踏歌成夜市,遨龟卜雨趁烧畲。丛林白昼飞妖鸟,庭砌非时见异花。惟有山川为胜绝,寄人堪作画图夸。

宣尼颇意在斯人,故尔令由去问津。大是斯人能会意,知津此语亦为真。

东作初占嗣岁宜,蚕官又近乞灵时。倾家酿酒无遗力,倒社迎神尽及期。先醉後醒惊老惫,路长足蹇叹归迟。西村渐过新塘近,宿鸟归飞已满枝。

十五日已前,藏身处没踪迹。十五日已后,没踪迹处莫藏身。正当十五日,布袋头开,全身显露。不怜鹅护雪,且喜{左虫右葛}入冰。

梅蕊雪残香瘦。罗幕轻寒微透。多情只似春杨柳。占断可怜时候。萧娘劝我杯中酒。翻红袖。金乌玉兔长飞走。争得朱颜依旧。

罗幕泥金窣地垂,夜香烧尽二更时。不知帘外溶溶月,上到梅花第几枝。

不忘西来意,开窗西复西。柳悬鱼怒颊,蒲缚蟹团脐。县近更传信,寺围钟到齐。山翁出山处,放杖得新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