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泛舟

湘川洛浦三千里,地角天涯南北遥。
除却同倾百壶外,不愁谁奈两魂销。

作品评述

诗词《湘江泛舟》是唐代杨凭创作的作品。诗词描述了作者泛舟在湘江上的景致和心情。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湘川洛浦三千里,地角天涯南北遥。
这两句描绘了湘川洛浦的广袤景观,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舟行在湘江上的遥远距离。形容词“三千里”、“南北遥”进一步突出了这个辽阔的距离感。

除却同倾百壶外,不愁谁奈两魂销。
这两句表达了舟上除了同船的伴侣,没有别的事物。诗中的“百壶”指的是酒,在这里表示除了和伴侣一起喝酒之外,没有其他事物可以打发时间。而“两魂”则指的是舟上的两个人的精神。作者在舟上宁静、无人打扰的环境中,可以和伴侣一起畅饮。由此可见,诗词传达出作者在湘江上舒适自在的心情。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湘江上泛舟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心情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氛围。诗中的自然景观和隐逸的心情与传统中国文化中追求自然和虚无的思想相契合,有一种追求清静自然、远离纷扰的艺术意境。

中文译文:
湘川洛浦有三千里,地角遥远在南北。
除了与伴侣共享美酒,没有什么能使我烦扰。

诗意:
杨凭的《湘江泛舟》通过对湘川洛浦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舟行在湘江上的遥远和辽阔之感。在舟上,除了与伴侣共享美酒,没有其他事物可以打扰他们,使他们的心舒畅自在。全诗透露出一种宁静、愉悦的氛围,与传统中国文化中追求自然和虚无的思想相契合。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带给读者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通过湘川洛浦的景致和作者舟行的心情,诗词营造了一种纷扰尽除、虚无恬淡的境界。作者借助湘江的宽广与舒适,展示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满足。整首诗以形容词和动词的运用丰富了诗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湘江上泛舟时的心境。这首诗词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精神,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对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

诗词推荐

秋风采石,羽扇挥兵,认紫骝飞跃。江蓠塞草,应笑春、空锁凌烟高阁。胡歌秦陇,问铙鼓、新词谁作。有秀荪、来染吴香_。瘦马青刍南陌。冰澌细响长桥,荡波底蛟腥,不涴霜锷。乌丝醉墨,红袖暖、十里湖山行乐。老仙何处,算洞府、光阴如昨。想地宽、多种桃花,艳锦东风成幄。

南方一佛放圆光,散作阎浮檐蔔香。便把此花为赞祝,更将何物献休祥。建中圣主平平荡,锡福明王简简穰。共喜太平今有象,新年好上万年觞。

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端坐无馀思,弥乐古人书。秋田多良苗,野水多游鱼。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寒天白日短,檐下暖我躯。四肢暂宽柔,中肠郁不舒。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况复苦时节,览景独踟蹰。

闲身行止属年华,马上怀中尽落花。狂遍曲江还醉卧,觉来人静日西斜。

吴淞江口海门东,万里京师咫尺通。白柁红旗三月浪,紫箫花鼓午潮风。

灯前一影客中身,鸡未鸣时起已频。每日盆梅千百担,倚楼閒作看花人。

菊以黄为正,纷纷只皂舆。待寒缘耿介,纵老不凋疏。秋净花如染,时迁水走渠。惟留五字句,能不愧应徐。

杯酒邗沟上,纷纷已十年。音容常想见,风迹每流传。老去元卿位,新开太守阡。庆门当更大,子弟固多贤。

冲风仍蹑冻,提辔手频呵。得事应须早,愁人不在多。雪田平入塞,烟郭曲随河。翻忆江涛里,船中睡盖蓑。

萍生儿子点疏星,荷卷文书立万丁。回首南高峰上塔,手中攀得玉玲竮。

帝里风光上元节,乌衣旧巷共经过。樽中酒渌宁辞醉,梁上尘飞祇欠歌。坐听禁城传玉漏,起看河汉转金波。主人爱客春宵永,彩笔题诗奈乐何。

醉卧凉阴沁骨清,石床冰簟梦难成。月明午夜生虚籁,误听风声是雨声。

口说难穷意普通,世间希有义和同。三春万卉皆含笑,装点繁花只一风。

郁葱待得覆岩峦,爱护关心岂一端。已恐旱乾支水绕,更防牛马倩人看。何当倚杖听萧瑟,便欲从渠号懒残。物色最宜清净观,列仙癯瘦不言寒。

贵魁梧,贱琐尾。强分别,蚿怜虺。雨新霁,月未死。欲循城,将数子。烦置酒,摘苍耳。

出砒霜,价钱可。赢得拨灰兼弄火。畅杀我。

水在海,石在山,海水不缩石不刊。衔石向海女,口血离离海同干。

云髻盘鸦。眉山远翠,脸晕微霞。燕子泥香,鹅儿酒暖,曾见来那。秋光已著黄花。又恰恨、尊前见他。越样风流,恼人情意,真个冤家。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