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夫人挽辞二首

大国膺朝宠,枢庭慰母慈。
生为命妇首,殓用贵臣仪。
铃绋传哀阕,金犀卷赞祠。
攀车泣公辅,行路共齎咨。

作品评述

《秦国夫人挽辞二首》是苏颂所作,描绘了秦国夫人在丈夫丧事期间的悲痛和离别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大国膺朝宠,
枢庭慰母慈。
生为命妇首,
殓用贵臣仪。

第二首:
铃绋传哀阕,
金犀卷赞祠。
攀车泣公辅,
行路共齎咨。

诗意与赏析:
这两首诗词以秦国夫人的视角,表达了她在丈夫去世时的悲伤和别离之情。诗词通过描绘夫人对逝者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葬礼仪式的细致描绘,展示了她作为一个贵族妇人在面对丈夫逝世时的哀痛和无奈。

第一首诗词以大国的地位获得皇帝的宠幸,夫人在宫廷中受到安慰,但此刻她的心中只关注母亲的悲痛。她以作为命运中的妇人为自己的地位,意味着她在家庭中承担起了重要的责任。而她要为丈夫的殡葬仪式提供最贵重的仪式。

第二首诗词中,铃绋传哀阕,指的是在葬礼中悬挂丧钟和哀乐,以表达夫人对丈夫的悲伤之情。金犀卷赞祠,描述了夫人所用的珍贵的祭祀器物。攀车泣公辅,表达了夫人在离别时对丈夫的依依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亲人的追思之情。行路共齎咨,表示夫人在丧葬期间将与亲友一同前行,共同悼念丈夫。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夫人在丧期的悲痛和离别情感,展现了她作为一个命运妇人的角色和她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同时,诗词中对贵族丧葬仪式的细致描绘,凸显了社会地位和仪式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传递出夫人深情厚意和对丈夫的哀思,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生死和别离的思考与抒发。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圣代吟家众,无君众体诗。数奇官职见,心苦道途知。积梦难相寄,流年自各悲。金闺催制锦,又复向黄陂。

年来惯行役,楚尾又吴头。餐霞吸露,何事佳处辄迟留。云听渔舟夜唱,花落牧童横笛,占尽五湖秋。胡床兴不浅,人在庾公楼。绣帘卷,曲阑暝,翠鬟愁。森罗万象,与渠诗里一时收。天设四桥风月,地会三州山水,邀我伴沙鸥。明朝起归梦,一枕过蘋洲。

国老无心岂为身,五年朝谒慰簪绅。元臣事业通三世,旧将威名服四邻。遍阅後生真有道,欲谈前事恐无人。比公惟有凌云桧,岁岁何妨雨露新。

岷岭高无敌,来从第几层。攀缘殊不倦,趫捷尔诚能。晚啸思危石,晴悬忆古藤。王孙非汝类,只可以文憎。

九重虚己竚论思,千载风云彼一时。贝锦谁为当日事,解招空赋昔人诗。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御礼征奇策,人心注盛时。从来留振滞,只待济临危。

昔人夜投逆旅中,戏将指爪呈神工。飕飕逸响如飘风,桶底刻出蓬莱宫。状如六鳌拥虚空,戴山出没沧溟东。琼台瑶阙知几重,千门万户遥相通。俨然中坐一老翁,星眸霞脸冰雪容。群真左右来相从,或翳白凤骑青龙。女仙七十如花红,各执乐器笙与镛。钧天一曲奏未终,双成劝酒琉璃钟。

朱颜倏忽泣枯鱼,点点辞条着翠裾。幼女不知花有恨,闲凭绣砌笑轩渠。

天运无穷成变化,水流不息作江淮。须知瞪处非无事,莫着仙人旧草鞋。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何事东皇不暂延,祝融今日遽当权。匡床睡起浑无语,一握薰风入五弦。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讣音来岳麓,天下想遗忠。金匮嘉言在,清朝雅望空。汉庭悲贾傅,蜀学祀文翁。没世名逾盛,方知此道公。

乌纱灵寿对秋风,怅望浮云济水东。官树阴阴铃阁暮,州人转忆白头翁。

霁色澄鲜已断梅,江郊隐隐尚轻雷。层峦正对孤城落,健席遥看大艑来。幼妇髻鬟簪早稻,近村坊店卖新醅。吾行在处皆诗本,锦段虽残试剪裁。

寥寥相对一灯明,数尽遥钟百八声。题向山堂成故事,他年却好话平生。

紫馆成功属盛时,道迎金榜耀文思。沉沉殿翼弥增丽,矗矗圭棱尽中规。祗薦实香清吹褭,下观飚御彩云随。群心仰止兴谣诵,永见千龄播缉熙。

今古茅山是胜游,秀峰突兀绕沧洲。云含老树迷还散,石拥甘泉咽复留。未见岩风晨下鹤,只闻涧月夜鸣蜩。道人不是悲秋客,黄菊丹枫相对愁。

解知身世两鸿毛,肯羡一钩连六鳌。有口惟宜醉醇酒,时时痛饮读离骚。

在昔有言无不雠,故於嘉咏岂宜休。出奇吴国将能战,探隐汉宫人戏阄。吹笛梦来犹记曲,爱歌老去未忘讴。车中变服为秦客,头上南冠学楚囚。日永欢呼遗博齿,夜深谈论废更筹。海陵已有从游约,今欲西归且榜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