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三年释奠六首

于论鼓钟,于兹西雍。
粢盛肥硕,有时其容。
其容洋洋,咸瞻像设。
币以达诚,歆我明洁。

作品评述

《大观三年释奠六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词探讨了论鼓钟的意义,并描述了西雍地区的景象和其所拥有的盛大气象。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大观三年释奠六首》的中文译文如下:

于论鼓钟,
于兹西雍。
粢盛肥硕,
有时其容。
其容洋洋,
咸瞻像设。
币以达诚,
歆我明洁。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论鼓钟的重要性以及西雍地区的壮丽景象。这里的“论鼓钟”可以理解为对音乐的讨论和鉴赏,它是一种文化交流、学术交流的形式。而“西雍”则指代一个地方,可能是当时隋朝的某个区域。

诗词中提到了粢盛肥硕的景象,形容了这个地方丰饶富裕的景象。这里的“粢盛肥硕”可以理解为丰富的粮食和富饶的农田,暗示着这个地方的繁荣和富庶。

接下来,诗词将注意力转向了西雍地区的容貌。诗中提到了“其容洋洋”,形容了这个地方的气象壮丽,仿佛它本身就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塑像或雕像。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庄重、庄严的感觉。

最后两句诗词中提到了“币以达诚”和“歆我明洁”。这里的“币以达诚”可以理解为通过货币的交流来表达真诚和友好,而“歆我明洁”则意味着对清廉正直的赞美。这两句诗词强调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赞赏和喜爱,也展示了作者对于诚实和正直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大观三年释奠六首》通过描绘论鼓钟、西雍地区的景象和表达对诚实和正直的赞美,展示了隋代时期的一种文化和审美观念。诗词中的描写和赞美都蕴含着对繁荣、庄严和道德美的追求,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钗凤斜欹,鬓蝉不整。残红立褪慵看镜。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穆满恣逸志,而轻天下君。一朝得八骏,逐日西溟濆。寂漠崦嵫幽,绝迹留空文。三千閟宫艳,怨绝宁胜云。或言帝轩辕,乘龙凌紫氛。桥山葬弓剑,暧昧竟难分。不思五弦琴,作歌咏南薰。但听西王母,瑶池吟白云。

薄云韬日未成雨,野水啮沙争赴溪。书册嬾看聊作伴,酒壶不饮亦常携。

夜雨滴空阶。想见尊前赋咏才。更觉鸣蛙如鼓吹,安排。惆怅流光去不回。万事已成灰。只这些儿尚满怀。刚被北风吹晓角,相催。不许时间入梦来。

优波离后身,韦将军捧足。布衣真童男,瓦缽天厨食。

钱塘佳月照青霄,壮观仍看半夜潮。每恨形容无健笔,谁知收拾在生绡。荡摇直恐三山没,咫尺真成万里遥。金阙岧嶤天尺五,海王自合日来朝。

周天火候诳凡人,胎息萦为亦未真。紫府聚金龙火种,昆丘走玉虎泉新。三莲折处分神力,一子生时出俗尘。为报忙忙求事者,真铅真汞不离真。

萧萧芦荻花,郢客独辞家。远棹依山响,危樯转浦斜。不寒澄浅石,潮落涨虚沙。莫与征徒望,乡园去渐赊。

江上胥山古木阴,祠堂气象亦萧森。江云不散忧君色,山月犹明死国心。迁史简编今断缺,吴人牲酒日肥深。鄙怀异代悲忠烈,一拜威灵泪满襟。

柳暗汀洲,最春深处,小宴初开。似泛宅浮家,水平风软,咫尺蓬莱。更劝君、吸尽紫霞杯。醉看鸾凤徘徊。正洞里桃花,盈盈一笑,依旧怜才。

客路三千里,西风两鬓尘。贪名笑吴起,说国叹苏秦。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

扰扰椎埋遍九原,因山独有霍陵存。孝文俭德虽天纵,亦赖忠臣效一言。

支干念二金钉子,变态无穷无尽时。尽大地人都钉定,先生知后更谁知。

天威煌煌,山龙采章。庭实旅百,上公奉觞。拱揖群后,端委垂裳。永锡难老,万寿无疆。

心苦酬心了,东归谢所知。可怜重试者,如折两三枝。雨毒逢花少,山多爱马迟。此行三可羡,正值倒戈时。

我以铜符吏营浦,闻古刺史元最贤。

杨歧一句,急著眼觑。长连床上,拈匙把箸。

双屦青芒滑,轻衫白苎凉。云生半岩润,麝过一林香。童子持棋局,厨人馈粟浆。归来更清绝,淡月满林塘。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亭亭几长身,斯可谓之土。以我为隐乎,指以二三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