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元稹的《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
拼音和注音
kě lián sān yuè sān xún zú , chàng wàng jiāng biān wàng yì t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月:三月sānyuè∶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thethirdmonthofthelunaryear,thethirdmoon]∶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三个月
可怜:(动)怜悯。[近]怜悯。②(形)值得怜悯。[近]可惜。③(形)(数量少或质量差得)不值得提起:他的知识贫乏得~|少得~。
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解释为失意,伤感地望着天空。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原诗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