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

客子庖厨薄,江楼枕席清。
衰年病只瘦,长夏想为情。
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
溜匙兼暖腹,谁欲致杯罂。

作品评述

《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是杜甫在病榻上写给他的朋友崔、卢两位侍御的一封信。诗中表达了作者身患重病时的心情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客子庖厨薄,江楼枕席清”描绘了作者现在的困境。杜甫曾经担任官职,但因为政治上的不幸而被贬到江陵,生活变得困苦。他的病榻上只有简陋的庖厨和清净的江楼,这与他以前的富裕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的“衰年病只瘦,长夏想为情”表达了作者病重时的身体虚弱和对友情的思念。作者的衰老和疾病使他变得瘦弱,而在炎热的夏天,他更加思念朋友的情谊。

诗中的“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描述了作者对美食的怀念。胡饭是一种精美的宴席菜肴,而锦带羹则是一种精致的羹汤。杜甫在贫困和疾病中,回忆起过去的美食,希望能够再次品尝到这些美味。

诗中的“溜匙兼暖腹,谁欲致杯罂”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期望。溜匙是指用来品尝菜肴的小勺子,暖腹则是指温暖胃口的美食。作者希望朋友们能够品尝美食,享受友谊的温暖。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在困境中对友情的思念和对美食的向往。他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况和回忆过去的美食,表达了他对友谊和美好生活的渴望。这首诗充满了情感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白翎鹊操》手双弹,舞罢胡笳十八般。银马杓中劝郎酒,看郎色似赤瑛盘。

小轩风景画图宽,一再闲寻绿绮弹。雨着梨花春已老,烟沉芳草梦犹寒。

动地飞花变鹤林,天低直欲近墙阴。共知一饱明年事,谁识三号此日心。东望眼穿秦望白,西湖泪入镜湖深。无边真宰凄凉意,只此凄凉直万金。

一阵春风起,依然故旧情。墙根霜下草,吾与汝更生。

又上微王峡,山寒含翠雾。青壁尽侵云,鳞鳞多碧树。山深石状古,地僻禽声怒。竟日不逢人,茫茫水空注。

天地有逆顺,惘然难久留。当歌欲一放,河汉声西流。

紫菂擎秋翠叶乾,骈头{左角右戢}{左角右戢}尽团乐。急难原上高飞翼,独把霜枝了岁寒。

儿郎辛苦莫呼天,一日修圩一岁眠。六七月头无点雨,试登高处望圩田。

烟里微茫第一山,眼明白塔俯沧湾。尘埃满面三千里,一笑相看似梦间。

天宇澄秋序,凉风夜色微。为怜明月好,不掩白云扉。远火孤村径,邻灯寒女机。砧声欲愁绝,几处赋《无衣》。

潇潇风露菊花秋,人在瓯闽第一州。少日已尝怀壮志,今朝端不负清游。陪君数日从容语,洗我平生散乱愁。从此归来复何事,风涛虽险奈虚舟。

闲居常自足,谓欠亦谁增。辟谷知难学,餐霞岂易能。菜非饕地主,米不慁邻僧。白日惟扃户,黄昏便点灯。

高轩遥肯顾,扫室惯逢迎。酒喜频中圣,官惭四至卿。忧时论曲突,感物咏长檠。古道难开口,微君孰与明。

释达空空遍觉华,到无高下淡浑茶。和云假宿烟霞榻,明日东西处处家。

姑射风姿绝点埃,年年长是腊前开。方疑今岁无消息,多谢君能折取来。

有松堪系马,遇钵更投针。记得汤师句,高禅助朗吟。 ——段成式乘晴入精舍,语默想东林。尽是忘机侣,谁惊息影禽。 ——张希复一雨微尘尽,支郎许数过。方同嗅薝卜,不用算多罗。 ——郑符

骤闻行旅叹赍粮,无复居人肯馈浆。十袭君诗要娱老,却愁痛定说常暘。

手劚风烟不占多,春来物物是阳和。极知山与诗为地,老去无诗奈若何。

三驿未为远,衰翁愁出门。贪程多卒卒,失眠每昏昏。天大围平野,江回隔近村。何时有余俸,小筑占云根。

僧与白云同住山,梦同云山觉同还。勿移枕席下堂去,堂下吾疑是世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