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黄仲昭的《和丁石崖太守赠箕阳陈宪副致政诗六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yīng wǔ zài diāo lóng , rì shí fēi bù y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日食:也作日蚀。由月球遮掩太阳光射向地球而引起的现象。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并成一线时,太阳的光被月亮挡住,地球表面上某些地区短时间内看不到太阳,这种现象叫日食。太阳全部被月球遮住时叫日全食;部分被遮住时叫日偏食;中央部分被遮住时叫日环食。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前后。
鹦鹉:1.鸟名。头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舌大而软,羽毛色彩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能效人语,主食果实。2.比喻有才之士。3.指鹦鹉杯。4.指鹦鹉洲。5.指汉袮衡所作《鹦鹉赋》。
黄仲昭
不详
原诗
鹦鹉在雕笼,日食非不腴。
何如林间鹤,栖老苍松株。
先生早赋归,酌酒舞且歈。
彼哉忧得丧,役役真鄙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