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陈元光的《半径寻真》
拼音和注音
piāo rán gē yī qū , piǎo miǎo zài yíng zhō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瀛洲:传说为东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一曲:1.水流弯曲处。2.犹一弯。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4.犹一缕。5.一首乐曲。
飘然:(形)轻盈飘摇的样子:浮云~而过。
缥缈:高远隐约,若隐若现的样子。
陈元光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原诗
半径寻仙迹,危峰望帝州。
千山红日媚,万壑白云浮。
坐石花容笑,穿林鸟语愁。
招呼玄鹤下,捻捋紫芝柔。
铸鼎龙归洞,惊旗虎负丘。
高栖谋未遂,胜景至须留。
岩谷连声应,漳湖合派流。
飘然歌一曲,缥缈在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