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书事十三首

清晓鸦啼睡梦间,喜闻飞雪满前山。
揽衣忙作披衣意,不问轻寒且凭栏。

作品评述

《天台书事十三首》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组诗歌。以下是对该组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晨鸦鸣在梦中惊醒,
欣喜听闻飞雪覆盖前山。
慌忙束起衣裳,急于披上,
无暇顾及微寒,只凭栏杆倚望。

这组诗以清晨时分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从梦中醒来的情景。诗人在睡梦间被鸦鸣声吵醒,随后他欣喜地听到了飞雪覆盖前山的消息。他急忙束起衣裳,急于披上,不顾轻微的寒冷,站在栏杆旁倚望着飞雪的景色。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冬天的美丽景色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清晨鸦鸣和飞雪,以及诗人的行动和态度,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在清晨的寒冷中,并没有抱怨或回避,而是积极地迎接和感受着自然的变化,展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它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呼应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崇尚淡泊的文化氛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这首诗词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冬日清晨,引发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推荐

五马临流待幕宾,羡君谈笑出风尘。身闲就养宁辞远,世难移家莫厌贫。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江人。何处遥知最惆怅,满湖青草雁声春。

麦熟蚕登处处同,万家举首谢天公。尚忧六月旱为虐,却喜连宵雨已能。万事自知成老懒,一心只是愿欢心。朝来幽鸟知予意,亦向檐前作好音。

投认师生法不轻,其初只为杜逢迎。因而场屋真知己,怀刺无他止姓名。

上林一株木,其大千百围。栽培自上古,婆娑荫八维。云何岁月老,颓衰复颓衰。守者勿灌溉,伐者交剥椎。木根既不固,枝叶何所依。心骨又有蠹,皮肤何能为。安得善场师,转回阳春熙。变却久悴态,如彼正茂时。坐令万虫蚁,稍托庇命丝。嗟嗟难尔必,慨然动长悲。

春晓轻雷,采彩洲上清明雨。乱云遮树。暗淡江村路。今夜归舟,绿润红香处。遥山暮。画楼何许。唤取潮回去。

清净门,柔弱户。忍辱家风,朴实为公据。无作无为成活路。自在逍遥,云水通行步。绝聪明,效愚鲁。兀兀腾腾,不起闲思虑。面垢头蓬身粪土。万事俱忘,堪应三清举。

寄语沙头不下鸥,诗翁新葺面江楼。早知世事翻覆手,更觉人生起灭沤,念尽不应书咄咄,身闲何用榜休休。径须来结忘机伴,春水浮天不击舟。

身如蚕老已三眠,一茧何妨自裹缠。豆饭藜羹支永日,槿篱竹屋送余年。

素脊鸣秋杖,乌靴响暮厅。 ——薛能刃飞三尺雪,白日落文星。 ——秦宗权

积雨空阶生绿衣,幽幽点点弄秋姿。黄昏楼角看新月,还是去年牛女时。

宅边虽有五柳树,归去已荒三径园。平生胸中羞五斗,偶尔城市羡华轩。盈樽浊酒自可漉,得趣古琴那用弦。欲知耿耿忠愤意,甲子断自永初年。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起远山翳,风至□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蹑磴践其迹,处处见遗薪。乃知百代下,固有上皇民。

主人湖海士,有策欲平戎。入朝见天子,可以揖三公。客来忽相惊,见此招隐号。语客且勿惊,洗耳非我好。女岂不愿家,鑽穴乃贻罹。深闺日夜藏,恐辱傅与师。世态溱洧中,欲挽无此力。邂逅同志人,相招事蚕绩。

青边远戍和烟重,静映疏栊窣缕轻。游子不归春梦断,南轩一树有啼莺。

宫棋布局不依经,黑白分明子数停。巡拾玉沙天汉晓,犹残织女两三星。

仲尼已没世无师,新学专门各自私。死守不为它说胜,秘藏似恐外人窥。欲招程子看通典,兼起欧公讲击辞。浩叹迩来耆旧尽,绪言分付与群儿。

海滨何处足春风,尽在王孙小圃中。雨洗山光供几席,日移花影上帘栊。扁舟回首烟波隔,尊酒何时笑语同。若对扬雄赏幽胜,杯行应亦话衰翁。

嫋嫋城笳咽,荧荧渔火青。霜凋两岸柳,水浸一天星。静看船归浦,遥闻雁落汀。倚阑幽兴极,不敢恨飘零。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噪齐山岌嶪,气作水腾波。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清夜湖心把酒杯,花间风月共徘徊。金钟何事催天晓,又恐游人相逐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