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日丽正门观迎接口号

南徼旌旗万里回,中天城阙九重开。
龙门仗簇青云起,鹤禁香通紫气来。
父老多流去日泪,公卿不乏济时材。
已闻奉玺归金室,早听趋朝进玉杯。

作品评述

《正月十七日丽正门观迎接口号》是元代傅若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边的旌旗回荡遍及万里,
中天的城阙展开九重大门。
龙门前的仗车簇拥着青云翻涌,
鹤禁香烟透出紫气的来临。
老百姓们流泪送别离去的日子,
朝廷中却有不缺乏治理时局的人才。
已经听说皇帝奉玺回到金室,
早已听闻大臣们急速趋朝进宫参加玉杯的仪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元代正月十七日宫廷的盛况。诗人以瑰丽的笔触表达了皇帝归宫的喜庆场面,描绘了南徼万里回旌旗飘扬、城阙九重开的盛况。龙门前的仗车簇拥青云,鹤禁香通紫气,展现了皇权的威严和吉祥的氛围。诗中也提到了老百姓因为离别而流泪,但朝廷中仍然有着能力治理国家的杰出人才。最后,诗人透露了皇帝已经归宫,大臣们急速趋朝参加玉杯仪式的消息,进一步强调了皇权的归位和喜庆的气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元代宫廷正月盛典的壮丽景象。诗人运用了辞章华美的语言,以艳丽的画面呈现了南徼旌旗回荡、城阙开启、龙门仗车、鹤禁香烟等多个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盛大的皇宫之中,感受到庄严和喜庆的氛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老百姓的离别之泪与朝廷的治国英才形成鲜明对照,凸显了皇权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和差异。整首诗词通过瑰丽的描绘和对时代背景的把握,展现了元代宫廷盛况和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诗词推荐

遗直兼遗爱,居今见古人。殿中收白简,江上拥朱轮。栋宇才函丈,琴尊喜对宾。绕亭佳水在,长与物为春。

开阁雨吹尘,陶家揖上宾。湖山万叠翠,汀树一行春。景逼归檐燕,歌喧已醉身。登临兴未足,喜有数年因。

九七门开八脉。洞达永无相隔。浑似吐氤氲,运转周回素白。难测。难测。一点当中堪赫。

论思厌久,动莼鲈清兴,轻辞丹极。佩玉腰金归故里,光照湖山秋色。八座仪刑,九重尊宠,才大今词伯。汉家豪俊,一时谁是勍敌。三径旧日家声,华堂深稳处,频开瑶席。春在壶中真自有,一境珠宫仙掖。谭尘挥风,罚筹如猬,数困尊前客。故应元放,举杯狂醉轻掷。

白发应同春草茎,风吹一夜满头生。欲收浮艳归根柢,故遣芳菲定老成。碧瓦晓霜怜变灭,纸窗宵月妒分明。据鞍上马非吾事,赖尔妆严意不轻。

洞口春泉漱碧沙,楼台仿佛蔡经家。赤鸾衔得金盘子,掷向窗前树树花。

再岸萧萧芦荻秋,斜风细雨转船头。年来频作江湖梦,须向山阴上小舟。

诗墨淋漓似小王,殷勤包赠暖红香。杨州金系腰何在,随分留春共一觞。

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雪尽牙签暖,芸生竹简香。夜分犹乐此,定喜日舒长。

洞庭之山天下奇,冈峦百转盘青螭。金堂玉室白云锁,中有仙客来栖迟。方睛秀骨郭文举,孤剑青鞋出岩户。朅来此地访禅翁,共扫松花谈太古。拿云忽驾升天行,西归只履埋岩坰。声流影散遽如许,故山惟有梅风清。道师怀古兴不浅,堂宇横陈迎翠巘。悠悠遐想山阿人,水带云衣犹在眼。

旅食几时休,生涯未有谋。西风一夜雨,落叶万山秋。起石终当隐,草玄殊可羞。江乡烟水远,何日买归舟。

祖工俪句集刊行,业贩儒书乃父能。莫耻向人傭作字,世裨文教后须兴。

闷如愁红著雨,卷地吹不起。便故人渺渺,相逢前事,欲语还己。凝望久、荒城落日,五湖四海烟浪里。问而今何处,寄声旧时邻里。闲说那回,海上苏李。雪深夜如被。想携手、汉天不语,叫□不应疑水。待河梁、一尊落月,生非死别君如酹。望故人阁上,依稀长剑方履。古人已矣,垂名

幽独度遥夜,夜清神更闲。高风吹越树,细露湿湖山。月皎微吟后,钟鸣不寐间。如教累簪组,此兴岂相关。

景佳甚,与徐道川方复齐况肩吾方清之驿亭草酌。子文京侍以殊乡又逢秋晚分韵,得殊字,赋临江仙去岁家山重九日,西风短帽萧疏。如今景物几曾殊。舒州城下月,未觉此身孤。胜友二三成草草,只怜有酒无茱。江涵万象碧霄虚。客星何处是,光彩近辰居。

小槽清凝带羶香,酿法知非羸角羊。拜赐未辞乾讲舌,呼儿留得荐蒸尝。

岁寒之容,高岩雪松。清白之胸,冷月霜钟。种田博饭,地藏之春农;明镜非台,黄梅之夜舂。百草头上闲和尚,而今何处不相逢。

将军大旆扫狂童,诏选名贤赞武功。暂逐虎牙临故绛,远含鸡舌过新丰。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早勒勋庸燕石上,伫光纶綍汉廷中。

君来能破闷,雨至更蠲愁。旧识庐山道,长怀鹦鹉洲。相从今十载,一饭未成谋。俱作江西去,君车我具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