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一首

有是父兮有是子,同条生也同条死。
三世如来烈焰堆,互换说法元如此。
莫颠言,休倒语,截断葛膝须荐取。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父母是是一棵树,同一根生也同一根死。
三世如来像烈焰一样燃烧,不同的说法互相转换同样如此。
不要扭曲言辞,不要颠倒语义,截断瓦膝需要时请采取。

诗意:

这首诗词在表达父母和子女之间紧密的联系,以及世代传承的重要性。父母和子女共同承担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共同拥有相同的起源和终点。而佛教中的"三世如来"象征着三个时间周期中的佛陀,犹如烈焰般燃烧,表示佛法的传播过程中,言语和说法的不同,但最终都指向同一个道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词句表达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同条生也同条死"这样直接的表达,强调了血缘纽带的重要性。而"三世如来烈焰堆"则用佛教的概念来突显言辞和说法的不同,但背后都指向同一个共同的真理。最后的"莫颠言,休倒语,截断葛膝须荐取"则暗示了传承佛法的责任,不要曲解和扭曲言辞,要保持正确的传承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家庭、传承和言辞的思考和领悟。同时,诗词中运用佛教的意象,使诗词具有宗教氛围,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启迪。

诗词推荐

懊恼平生,奈天赋、恩情太薄。二三岁、看伊受尽,眼尖眉角。记得当初低耳畔,是谁先有于飞约。惟到今、划地误盟言,还先恶。天眼见,人难托。天易感,人难吒。人心险,天又怎生捉摸。莫问傍人非与是,手儿但把心儿托。便不成、厮守许多时,干休却。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丛林涧水尽萦回,岩室云房不染埃。若使此中容小隐,会须卜筑赋归来。

芳姿香可人,刚道六郎似。谁谓前哲心,爱莲比君子。

向坟道径没荒榛,满室诗书积暗尘。长夜肯教黄壤晓,悲风不许白杨春。箪瓢颜子生仍促,布被黔娄死更贫。未会悠悠上天意,惜将富寿与何人。

黄尘车马梦初阑,杳杳骑驴紫翠间。饱识千峰真面目,当年拄笏漫看山。

有时块坐,有时扶起,门外草深三尺。山禽肯唤我为哥,句句道、哥行不得。此儿害跛,群儿拍手,次第加公九锡。不消长坐短辕车,但乞取、一枝鹤膝。

官黄新赐极恩荣。花不同梅与共名。颇谓寒中宜作伴,想因开早更为兄。世间何物疑真蜡,海上新来染碎琼。体得自香天分好,金涂铜砌却峥嵘。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追忆唯庵真可人,诗成咳唾笔如神。使登是阁一快扫,当有银钩铁画新。

古驿藏幽谷,回环乱峰稠。驿前山特秀,翠气光浮浮。晴日经短檐,奇温惊敝裘。门前万山道,过客空悠悠。忆昔庐戢黎,伐庸此淹留。山中老鹳鹤,应识旌旆愁。事去一转首,岩花几经秋。石碐与涧道,犹是曩者否。只应军旅声,长咽寒溪流。

仙令王乔面玉墀,天香薰透绿荷衣。谁知脚底青丝舄,化作双凫傍日飞。

何处鼓逢逢,虚堂独坐中。雨寒还带雪,云厚不随风。此岁既消去,余生宁未空。临阶看燎火,亦复趁儿童。

巑屼列千峰,一柱屹翘楚。回复蕴奇秀,有此云霞所。岩封五里雾,松撼半天雨。深知境未穷,正欠惊人语。

人心物意两相关,合浦明珠去尚还。为国不知贤是宝,却令遁迹老空山。

舞衫歌袖奏红纱,一朵春云带晚霞。尽日无人见纤手,小屏斜倚笑簪花。

湖上风光寒食近,准拟醉花枝。不忍东风烂熳时。红泪湿胭脂。情知今后游从少,鸾镜懒重窥。金凤衔花绣衣。憔悴舞腰肢。

黄云连白草,万里有无间。霜冷髑髅哭,天寒甲胄闲。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

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挼金弄玉香芬馥。桃李虽繁,其奈太粗俗。渊明雅兴谁能续。东篱千古遗高躅。人生所贵无拘束。且采芳英,潋滟泛_醁。

僧句多枯槁,舟公锦绣堆。如何涉吾地,咄咄逼人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