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

风露损衣据,秋深怀故庐。
仆方谈夜梦,客至得家书。
子黑石莲老,柿红霜叶疏。
今年篱下菊,遥忆少人锄。

作品评述

《秋深》是宋代诗人王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风夜晚吹过,露水沾湿了衣衫,此时秋深,我怀念起故庐。在这个清冷的秋夜,我正在与人谈论着夜晚的梦境,而这时客人来了,带来了家书。我看着黑色的石莲花老去,柿子变得红透,霜叶稀疏。今年秋天,篱笆下的菊花在绽放,远远地想起了少年时代那些劳作的人们。

诗意和赏析:
《秋深》表达了诗人在深秋季节中的情感和景致。诗人通过描绘风露损衣、秋深怀故庐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的夜梦和家书的到来,则象征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在秋天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

诗中的景物描写着秋天的氛围,如黑色的石莲花、红透的柿子和稀疏的霜叶,以及篱笆下盛开的菊花,这些形象丰富了诗歌的意境。黑色的石莲花老去,柿子变红,霜叶稀疏,这些景象都暗示着秋天的凋零和岁月的流逝。而篱笆下盛开的菊花,则通过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勾起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流露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时光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秋天感受到岁月流转、生命短暂的思考和感叹。诗中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对过去时光和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朝下有闲思,南沟边水行。因来见寥落,转自叹平生。白首丈夫气,赤心知己情。留诗本相慰,却忆苦吟声。

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薄宦一鸡肋,饱霜双蟹螯。只言成尔负,那卜会吾曹。我已愧蓬鬓,君俱追锦袍。团团石头月,其下走江涛。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诗老囊空一不留,百番曾作百金收。(永叔以澄心百幅遗圣俞,圣俞有诗。)知君也厌雕肝肾,分我江南数斛愁。君家家学陋相如,宜与诸儒论石渠。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

茶瓯才退酒杯来,酒兴浓时杯复杯。也须留取三分醒,要带明月清风回。

古来多贵色,殁去定何归。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

羽檄联翩趣募兵,单枪一剑觅功名。健儿争欲趋淮阃,宣相相看若父兄。

幽明位异,施报理同。克恭明神,降福乃岂。我膺受之,来燕来崇。岂伊声乡,于彼三农。

礼成于郊,迎日之至。时乘六龙,天旋象魏。端门九重,虎贲万骑。四夷来王,群后辑瑞。

薰风解尽吾民愠。正蓬渚芳遍。昨夜商周生伊旦。从来仁者,仲尼称寿,更捧金杯劝。我有诗词三百卷。等留取、频频献。且看明年秋欲半。紫薇花下,绿槐阴外,天语颁新宴。

别后江头夜雨凉,可怜憔悴谢红妆。腹中不有郎行路,那得车轮日转肠。

向浦参差去,随波远近还。初移芳草里,正在夕阳间。隐映回孤驿,微明出乱山。向空看不尽,归思满江关。

恕斋且袖经纶手,他日能容吏吐茵。四壁琴书供宴坐,一言佩服要终身。襟怀但令有馀地,刀笔从教不若人。想得清尊及闲暇,宾僚相对面生春。

秋水莲花三四枝,我来慷慨步迟迟。不决浮云斩邪佞,直成龙去欲何为。

非身大莫寻,日落隔天阴。露柱侵云汉,井是丈三深。

江上行人,竹间茅屋,下临深窈。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遥迎近倚,归还顾、分付横枝未了。扁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重踏新亭屐齿,耿山抱孤城,月来华表。鸡声人语,隔江相半歌笑。壮游历历,同高李、未拟诗成草草。长桥外,有醒人吹笛,并在霜晓。

落红庭院绿池塘,语燕啼莺亦可伤。霁柳吹花春已老,喧槐成幄日初长。

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晚促离筵醉玉缸,伊州一曲泪双双。欲携刀笔从新幕,更宿烟霞别旧窗。胡马近秋侵紫塞,吴帆乘月下清江。嫖姚若许传书檄,坐筑三城看受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