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头陀寺上方

高步陟崔嵬,吟闲路惜回。
寺知何代有,僧见梵天来。
暮霭连沙积,馀霞遍槛开。
更期招静者,长啸上南台。

作品评述

《游头陀寺上方》是唐代诗人项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登高游览头陀寺上方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景致的赞美和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高步登临崔嵬处,
吟唱在闲途中犹为怜惜。
寺庙已存世多少年,
僧侣见到梵天的到来。
黄昏时分,雾气连绵于沙地,
夕阳馀辉遍布寺门前的石阶。
更期盼吸引寻求宁静的人们,
在南台上长啸畅所欲言。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凸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和对僻静处所的向往追求。作者选择了一个高处,头陀寺上方作为景点,登高远望,展现了壮丽的山水美景。他在道路上吟咏诗歌,表达了对这片自然景色的怜惜之情。诗中提到头陀寺存世已久,说明这个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僧人们见到梵天的到来,似乎在寻觅着宗教信仰层面的安宁和灵感。

而后半部分的描写更加突显了作者推崇宁静环境的态度。作者观察到黄昏时分,暮霭渐浓,在沙地上形成连绵的云雾。而夕阳的余辉则洒落在寺门前的石阶上,给整幅景色增添了一分柔和的色彩。作者希望能吸引那些追寻宁静的人们,聚集在南台上,一同享受这宁静和自由的时刻,长啸畅所欲言。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寺庙环境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欣赏和对安静宁谧环境的喜爱。通过描绘出高山、夕阳、云雾等自然元素的变化,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关系,表达了人们对宁静和灵感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远离喧嚣的向往和渴望。

诗词推荐

匠人久失职,秦人已开阡。谁望云阳气,木土凿由拳。后来兴利者,开渠引淮船。吴牛拖辇石,喘月不能前。老翁乏丁壮,捕汝在河边。投水作河妇,天子罢庸田。

天风开瘴烟,独立山椒雪。神人藐姑射,相对成二绝。

乐岁欣逢节序新,公堂称兕集嘉宾。衣冠尚想江东旧,芹藻初回泮水春。无事聊为文字饮,相看总是老成人。一瓶雪水煎茶熟,清气真能压武夫。

自说居奇货。人知有贩心。相如小商尔,卖赋得千金。

身堕樊笼里,心游浦溆边。晚风传牧笛,落日漾渔船。山接无穷树,江连不尽天。凭谁图此景,彷佛似斜川。

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唐主再悬新日月,蜀王难保旧山川。非干将相扶持拙,自是君臣数尽年。古往今来亦如此,几曾欢笑几潸然。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莫怪去迟迟,予心君亦知。膝前娇小女,眼底宁馨儿。学语渠渠问,牵裳步步随。出门虽不远,情爱未能移。

眼前黄叶畏秋霜,耳畔啼蛩怨夜长。佳节欣闻近萸菊,清商试为奏伊凉。疏狂久笑谋生拙,贫病应怜为口忙。今日共君拼一醉,従教人道亦高阳。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莫论仙骨莫求丹,此理玄玄有正门。迷者少能知返本,教人藉此心为根。龟蛇大小宜频给,日月精华且总吞。只自明师分剖后,难为荒野作丘坟。

一年春事又阑珊,可惜芳菲愁裹看。慎勿扫花供喂马,恼人秀色自堪餐。

行役亦何聊,听予旅况谣。水须分岭顶,路必过山腰。早问人求店,无轻马度桥。衣袍不解带,侧卧几寒宵。

刚被恩情役此心,无端变化几湮沈。不如逐伴归山去,长笑一声烟雾深。

成都山水区,龙宫遗宝石。苔藓滋古文,波涛含润色。骊珠化海榴,神变安可测。想当听经时,云寒夜堂寂。蜀中天下险,兵戈屡充斥。城郭虽已非,此石尚如昔。京华岁将阑,万里送行客。时清卫府闲,搜奇抚陈迹。平生独往愿,蹉跎头半白。怅望西南天,空惭远飞翼。

去年此地送行客,俛仰之间迹已陈。今日复来相别处,使君却是北归人。

三月春风满瑶水,珍丛瑞薄纷难纪。皭若兹花四照中,扬蕤独茂千龄祉。千龄丕应在重葩,双吐琼房彰协华。秀跗即镂平台雪,宝艳宁争台岭霞。球栏黼幄遥相映,姑射仙姿玉虚境。结根已近尧蓂阶,借媚非关汉莲井。天襟多豫玩群芳,彼美幽姿首效祥。都缘剩沐太和润,況自频分私照光。

山禽嘲哳意都迷,滑滑仍愁叫竹鸡。侧帽历听如有感,数声何声啭黄鹂。

东朝屡邃,端闱靖深。列仗节鉴,镂玉绳金。来奉来崇,载祗载钦。曾孙之庆,世世徽音。

池亭荷净纳凉时。四面柳依稀。棹得酒船回。看风里、沙巾半欹。残霞照水,夕阳明树,天付画中诗。应不负归期。更谁看、桃花面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