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送人之延绥(其二)》
拼音和注音
fēng chuī shā zhòu zuò lóng lín , shā liǔ yān hán wù liǔ ch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沙柳: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带紫色,叶条形或条状倒披针形。多生于河谷溪边湿地。枝条可供编织用。为护堤固沟的良好树种。
吹沙:吹扬沙土。鲨。古代小鱼名。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风吹沙绉作龙鳞,沙柳烟含雾柳春。
耕少家家惟黑黍,战馀处处有青燐。
受降未拓三城旧,互市频开万帐新。
茶布好从蒙古易,紫貂银鼠莫辞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