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庾信宅

兰成追宋玉,旧宅偶词人。
笔涌江山气,文骄云雨神。
包胥非救楚,随会反留秦。
独有东阳守,来嗟古树春。

作品评述

《过庾信宅》是张说创作的一首唐代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寻访文人宋玉时,偶然经过庾信的旧宅,感叹庾信的才华和宅邸的壮丽景色。

中文译文:
兰成追宋玉,旧宅偶词人。
笔涌江山气,文骄云雨神。
包胥非救楚,随会反留秦。
独有东阳守,来嗟古树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兰成追寻文人宋玉的过程,当他路过庾信的旧宅时,被宅邸的壮丽景色和庾信的才华所震撼。作者认为庾信寓居于东阳的宅邸,在书写笔墨上有着江山气象的奇妙,文字中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诗中提到包胥,表示庾信虽然没有像包胥一样拯救楚国,却从东阳的守护者变成了东阳的居民,保护着这里的幽美景色和古老的树木。整首诗词以庾信的宅邸作为主题,既表达了对庾信才华的赞叹,也借以反映了东阳的春天景色和文化之美。

赏析:
《过庾信宅》以庾信的旧宅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江山秀美的画卷。从笔触上看,作者运用了华丽的辞藻和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将风景的壮丽与庾信的文才形象相互融合,使整个诗词充满了艺术的魅力。通过描绘庾信的宅邸,诗词中浸透了春日的氛围和自然景色的美好,给人以愉悦和沉思。尤其是最后一句“来嗟古树春”,以庾信的守护东阳和古老树木为象征,表达了对东阳自然景观和历史的怀念之情,给人以深深感动。整首诗词意境深远,抒发了作者对庾信等文人才华和东阳古城的景色的敬佩和热爱,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旧时文化的美妙。

作者介绍

张说,字霖卿,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有《游老君洞》诗。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六。

诗词推荐

《白翎鹊操》手双弹,舞罢胡笳十八般。银马杓中劝郎酒,看郎色似赤瑛盘。

小轩风景画图宽,一再闲寻绿绮弹。雨着梨花春已老,烟沉芳草梦犹寒。

动地飞花变鹤林,天低直欲近墙阴。共知一饱明年事,谁识三号此日心。东望眼穿秦望白,西湖泪入镜湖深。无边真宰凄凉意,只此凄凉直万金。

一阵春风起,依然故旧情。墙根霜下草,吾与汝更生。

又上微王峡,山寒含翠雾。青壁尽侵云,鳞鳞多碧树。山深石状古,地僻禽声怒。竟日不逢人,茫茫水空注。

天地有逆顺,惘然难久留。当歌欲一放,河汉声西流。

紫菂擎秋翠叶乾,骈头{左角右戢}{左角右戢}尽团乐。急难原上高飞翼,独把霜枝了岁寒。

儿郎辛苦莫呼天,一日修圩一岁眠。六七月头无点雨,试登高处望圩田。

烟里微茫第一山,眼明白塔俯沧湾。尘埃满面三千里,一笑相看似梦间。

天宇澄秋序,凉风夜色微。为怜明月好,不掩白云扉。远火孤村径,邻灯寒女机。砧声欲愁绝,几处赋《无衣》。

潇潇风露菊花秋,人在瓯闽第一州。少日已尝怀壮志,今朝端不负清游。陪君数日从容语,洗我平生散乱愁。从此归来复何事,风涛虽险奈虚舟。

闲居常自足,谓欠亦谁增。辟谷知难学,餐霞岂易能。菜非饕地主,米不慁邻僧。白日惟扃户,黄昏便点灯。

高轩遥肯顾,扫室惯逢迎。酒喜频中圣,官惭四至卿。忧时论曲突,感物咏长檠。古道难开口,微君孰与明。

释达空空遍觉华,到无高下淡浑茶。和云假宿烟霞榻,明日东西处处家。

姑射风姿绝点埃,年年长是腊前开。方疑今岁无消息,多谢君能折取来。

有松堪系马,遇钵更投针。记得汤师句,高禅助朗吟。 ——段成式乘晴入精舍,语默想东林。尽是忘机侣,谁惊息影禽。 ——张希复一雨微尘尽,支郎许数过。方同嗅薝卜,不用算多罗。 ——郑符

骤闻行旅叹赍粮,无复居人肯馈浆。十袭君诗要娱老,却愁痛定说常暘。

手劚风烟不占多,春来物物是阳和。极知山与诗为地,老去无诗奈若何。

三驿未为远,衰翁愁出门。贪程多卒卒,失眠每昏昏。天大围平野,江回隔近村。何时有余俸,小筑占云根。

僧与白云同住山,梦同云山觉同还。勿移枕席下堂去,堂下吾疑是世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