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居仁二首

尚记诛茅柳外堤,水光摇雾润窗扉。
桑间曾是僧三宿,海上能忘鹤一归。
野店樽罍醅脚酽,比邻鸡鹜稿头肥。
解颜一醉平生事,更向行藏计是非。

作品评述

《寄陈居仁二首》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茅柳外堤的景色,以及他在桑间的修行和海上的遗忘。诗中还描写了野店的酒足饭饱和邻居的丰盈,以及作者通过醉酒来忘却尘世琐事和思考是非的心境。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可以是:

寄陈居仁二首

尚记茅柳外堤的行刑场景,水面的光芒摇曳着雾气,滋润着窗扉。曾经在桑树丛间,我度过了几个夜晚作为僧侣的修行。而在海上,我竟然能将鹤的归程遗忘。在野店里,酒坛和酒杯都充满了浓烈的气息,而隔壁的鸡和鸭却变得肥胖了。醉饮之后,我放松了一生的琐事,更加深入地思考着行为和藏心之间的是非。

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修行生活的回忆。茅柳外堤的水光摇曳着雾气,给人以宁静和温润之感。作者曾在桑树间修行,这表明他过去的经历和人生阅历。然而,当他远离陆地,置身于海上时,他竟能忘记鹤的归程,这展示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心态。作者描述了野店的酒足饭饱和邻居鸡鹜的肥胖,凸显了尘世的丰盈和物质的满足。最后,作者通过醉酒来解脱平生的琐事,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行为和内心的是非。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修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的意境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通过平淡自然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其中,使读者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词以自然和超脱为主题,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春雨接梅雨,便有水潦忧。乞晴今几日,又似悯雨求。田苗虽向槁,尚冀什一收。政恐穫稻月,沛淫不能休。

龙焙夕薰凝紫雾,凤池晓濯带苍烟。水芽只自宣和有,一洗枪旗二百年。

半年渔浦巴城守,两任云台太华宫。岂欲背时聊免俗,但能省事略成风。玉泉古刹须留客,峡水安流好向东。祖帐联翩催棹急,临溪洒泪落丹枫。

绿树黄鹂阴复晴,春风何处不堪行。野烟著草锦锦色,江日浮花滟滟明。故国音书添梦想,异乡节物减心情。逢人尽说兵戈事,始觉如今去就轻。

大地何人不梦居,梦中休问梦何如。煮茶消得闲风月,不向蒲团读梵书。

川上飞桥处处横,几回经此阅平生。碧芦萧瑟风前韵,一似家林霰雪声。

沧溟之德,东南具依。与波出素,国计攸资。石白欲敌,济我王师。神其享锡,益车燕绥。

江路疏篱已过清,月中霜冷若为情。不如折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

曳云摇玉。裙蹙秋绡幅。学得琵琶依约熟。贪按雁沙新曲。曲终满院春闲。清颦移上眉山。心事怕人猜破,折花背插云鬟。

有人不肯任情徵,大地山河发问情。一指头端无两样,普天匝地一时明。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明日归长安,为君急走马。

比玉人应重,为刍物自轻。向风倾弱叶,裛露示纤茎。蒨练宜春景,芊绵对雨情。每惭蘋藻用,多谢vK兰荣。孺子才虽远,公孙策未行。谘询如不弃,终冀及微生。

花絮随风尽,欢娱过眼空。穷多诗有债,愁极酒无功。家在斜阳下,人归满月中。肝肠浑欲破,魂梦更无穷。

百尺沧浪两岸沙,肩舆徒涉步欹斜。溪声犹带夜来雨,山色渐分云外霞。岸半断林开鸟道,水边疏生近人家。尘埃何处寻真境,试农寒流认落花。

傥得代父死,诚非爱妾身。不图君聘妾,向道有严亲。

舟行如叶泛长川,解水吴儿力可全。风急辄先千浪破,岸欹能把一{上竹下亶}牵。湖沈日影山头画,云漏天光雨足悬。试向中流东北望,城南实塔在门前。

墙里种桃杏,新春亦已花。墙外绕扶疏,绿荫皆桑麻。今年风雨时,日见田稻嘉。长瓶泻黄汤,且饷田畯茶。

嫩斸苔边绿,甘包雪裹春。萧家汤是祖,束叟饼为邻。混沌函三极,冲和贮一真。日斜摩腹睡,自谓葛天民。

柴门相对月华新,月上梅梢绝点尘。却是嫦娥工性巧,不须泓颖画全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