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洪适的《魏彦诚挽诗三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yǎn yuè qī tiān rì , yín xíng jí fǎn chú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偃月:1.横卧形的半弦月。2.泛称半月形。3.指额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认为极贵之相。4.营阵名。5.指唐李林甫的偃月堂。
天日:天日tiānrì天空和太阳,喻指光明。
洪适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原诗
偃月欺天日,淫刑及反唇。
程论传学者,粤岭作流人。
贻后端无憾,瞻前讵有邻。
太刚终龃龉,袖手老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