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口占

忆昔辞家塞北游,朝来何事怯新秋。
床堆药裹尘侵几,风静书窗月满楼。
伏枥长鸣怜老骥,引杯含泪惜吴钩。
旌旗明灭西城路,落日长烟起暮愁。

作品评述

《病起口占》是明代俞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忆昔辞家塞北游,
朝来何事怯新秋。
床堆药裹尘侵几,
风静书窗月满楼。
伏枥长鸣怜老骥,
引杯含泪惜吴钩。
旌旗明灭西城路,
落日长烟起暮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身患重病时的心情和景象。他回忆起曾经辞别家乡,向北游历塞外的经历,然而如今在新秋的时候,他却感到胆怯和无奈。床上堆满了药物,房间里尘土侵袭,而窗外的风静静地吹过,透过窗户,满月照耀着楼阁。作者听到厩中老马长鸣,心生怜惜之情,他举起酒杯含泪怀念吴钩,这是一种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西城的路上,旌旗迎风招展,明灭不定,落日之下,烟雾升腾,这景象引发了作者的愁绪和忧伤。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身患重病时的景象,表达了他内心的忧愁和思乡之情。诗中的描写细腻而凄美,展示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通过对床上药物、风静书窗、明灭的旌旗和起起伏伏的烟雾的描绘,诗人创造了一种凄凉、寂寞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诗中的吴钩和西城路是对历史英雄和壮丽景象的暗示,通过对这些象征的怀念和思念,诗人表达了对光辉岁月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惜别之情。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感情的交融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忧愁,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诗词形式的驾驭。用意象丰富的语言描绘景物,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整首诗词以朴实、深沉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文人的豪情壮志和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彩舰载娉婷,宛在玉楼琼宇。人欲御风仙去,觉衣裳飘举。玉京咫尺是蓝桥,一见已心许。梦解汉皋珠佩,但茫茫烟浦。

晓霁长风里,劳歌赴远期。云轻归海疾,月满下山迟。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故林遥不见,况在落花时。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小瀛洲外小红楼,人病酒,料自下帘钩。

君渴未尝饮鸩羽,君饥未尝食乌喙。惟其知之审,取舍不待议。有眼看青天,对客实少味;有口啖松柏,火食太多事。作官蓄妻孥。陷阱安所避?刀锯与鼎镬,孰匪君自致?欲求人迹不到处,忘形麋鹿与俱逝,杳杳白云青嶂间,千岁巢居常避世。

晚秋天。过暮雨,云容敛,月澄鲜。正风露凄清处,砌蛩喧。更黄蝶,舞翩翩。念故里、千山云水隔,被名缰利锁萦牵。莫作悲秋意,对尊前。且同乐。太平年。

数月未论心,此心觉还真。矢以惺惺法,始终奉此身。

来访藏春宅,因登静寄堂。异香薰宝鼎,清乐送瑶觞。穿行过花所,寻梅见海棠。白头思往事,无语立斜阳。

书幣保因识灌园,等閒夜度北山云。明朝难觅苏仙鹤,邻舍空余孺子坟。不世大功关气数,故人高义足知闻。看来只是谈恢复,已隐无堪佐万分。

未嫌春脕不多花,只爱青原绿似爪。剩欲开怀纳岩岳,可堪病眼着风沙。待船小立看鸥没,倚杖微吟尽帽斜。客里更无诗遣闷,不愁两鬓不成华。

冷面皎霜凝,电光双目峥。生来元自别,不但父书灵。

蕙风杉露共泠泠,三峡寒泉漱玉清。君到南朝访遗事,柳家双锁旧知名。

初病杨花犹乱飞,即今梅子已黄稀。卧惊节物遽如许,起得沉绵更解肥。云寺耶溪招布袜,斜风细雨欠蓑衣。半生不结修门梦,只梦家山唤早归。

名山爱阳朔,平陆遍峰峦。郡境尖中拆,人家缺处安。穿青入梧峡,载影下昭滩。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重重叠叠染缃黄,此际春光已半芳。开处不禁风日暖,乱飞晴雪点衣裳。

双磵底,五峰前。块石上,磨松烟。多无一两字,少有三百篇,明明此意落谁边。

惊湍流不极,夜度识云岑。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揭厉朝将夕,潺湲古至今。花源君若许,虽远亦相寻。

招得来生不如意,得少为多儿子戏。广大门庭不肯游,衔铁拖犁泥裹睡。

穴居木处,相安以饮食生。渴饥爱憎,无师而自能。其皮之美也,自立辟。其肉之肴也,故多兵。风林露壑,伐木丁丁。雄雌同声,去之远而犹鸣。彼其不同臭味,故眴目而相惊。惟虫能虫,惟虫能天。余是以觏万物之情。

徐字不晋帖,楚诗无国风。天边长剑倚,花外小车通。不肯吏文叔,谁能书子公。二三豪俊骨,数万甲兵胸。柳暗琴三叠,梅残酒一中。羡君屠龙技,笑我祝鸡翁。击翁浮儿志,编桥度蚁忠。行春奉宽诏,佩犊弭兵讧。天阔吟边远,月明诗檐丰。秋光宦情薄,鸾鹤啸声同。清涧耳堪洗,深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