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景仁游洛中

小人真暗事,闲退岂公难。
道大吾何病,言深听者寒。
忧时虽早白,驻世有还丹。
得酒相逢乐,无心所遇安。
去年行万里,蜀路走千盘。
投老身弥健,登山意未阑。
西游为樱笋,东道尽鵷鸾。
杖屦携儿去,园亭借客看。
折花斑竹寺,弄水石楼滩。
鬻马衰怜白,惊雷怯笑韩。
藓书标洞府,松盖偃天坛。
试与刘夫子,重寻靖长官。

作品评述

《送范景仁游洛中》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人真暗事,闲退岂公难。
道大吾何病,言深听者寒。
忧时虽早白,驻世有还丹。
得酒相逢乐,无心所遇安。
去年行万里,蜀路走千盘。
投老身弥健,登山意未阑。
西游为樱笋,东道尽鵷鸾。
杖屦携儿去,园亭借客看。
折花斑竹寺,弄水石楼滩。
鬻马衰怜白,惊雷怯笑韩。
藓书标洞府,松盖偃天坛。
试与刘夫子,重寻靖长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送别范景仁游洛中的作品。诗人以自己的身份表达了对范景仁的送别和祝福。

诗的第一句“小人真暗事,闲退岂公难”表达了苏轼对范景仁的敬佩和遗憾。诗人认为范景仁是一个有才华而受制于小人的人,他的离去是因为他不愿与小人为伍。

第二句“道大吾何病,言深听者寒”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在道义上的追求和言辞深奥的困境。苏轼认为自己言辞之深会让人感到寒冷,难以理解他的意思。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苏轼的心境。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对世事充满忧虑,但他相信修炼道法可以延年益寿,拥有还丹的可能。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苏轼送别范景仁的情景。他们一起饮酒作乐,无心追求名利,只希望能够安享相遇的快乐。苏轼回顾了他去年行走万里,走过蜀道千盘,如今虽然年纪增长,但仍然有登山的意愿。

诗人用“西游”来比喻自己像樱笋一样向西方的地方前进,而“东道”则指代他曾经居住过的东方。他带着杖履,带着孩子去游览园亭,借景欣赏客人的风采。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苏轼在寺庙中折花观竹,以及在水边游玩的情景。这些景物与他的心境形成了对比,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最后两句分别提到了鬻马衰老和惊雷。苏轼对马的衰老感到同情,而对雷声则表现出害怕和对人事无常的领悟。

最后两句提到了苏轼写给范景仁的信函,以及苏轼希望能与当时的官员刘夫子再次相聚的心愿。这些都是苏轼对友谊和情感的表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范景仁的送别和祝福,同时展示了苏轼对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心境的描绘。诗中使用了自然景物和比喻来衬托诗人的情感,展示了他对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整首诗词以豪放洒脱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深情思念。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雁行场屋久联翩,赋客终为桂籍仙。鸾诰已封慈母贵,鲤庭仍见世科传。传头生死归何地,反掌荣枯欲问天。贱子门阑方有托,惊嗟梁木忽先颠。

山下巢云梦亦清,陇头耕雨绿蓑轻。时人共指庞居士,为借农书一到城。

修茎无附叶,繁萼攒庭首。每欲问诗人,定得忘忧否。

阿娇年未多,弱体性能和。怕重愁拈镜,怜轻喜曳罗。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独有荆王殿,时时暮雨过。

凿破岩崖砥样平,要令民旅得通行。为君题作毛巅岭,留取毛巅千古名。

大江白露下,秋气横沧浪。夜色不映水,微风忽吹裳。孤舟待明月,时闻兰杜香。

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绿渐稠。把酒尊前逢盛旦,凝眸。十里松湖瑞气浮。功业古难侔。宜在凌烟更上头。彩色□闲浮喜气,风流。千岁三公

一年春事逐飞蓬,燕语千愁诉未通。不竹谁家深院落,卷帘准拟纳薰风。

吾君收得中原宝,塞外烟尘净如扫。万国歌谣贺太平,家家门馆长安道。

复仇万古明义,寸刃终屠魏齐。箦裡谁知范叔,车中暗逐王稽。

曾乘春饮绕花畦,花底余香入燕泥。剪处佳人传烛下,归时明月到云西。重来草树惊秋色,零落交朋感旧题。若使他年逢胜赏,一觞知复共谁携。

龙且风土类中原,雨势山开百里川。白鹭水田摩诘画,桃花溪洞武陵船。

阳虎不名真盗玉,子张何事便书绅。圣贤立论有微旨,精义当求妙入神。

一曲亭前水接天,放翁短棹弄风烟。宿芦纵有江湖趣,犹是人间赝钓船。

万事无非理数成,吾徒但向此研精。介鳞有分当咸若,麟凤何缘许瘦生。愧我诗书空盗窃,喜群学易有功程。相逢亦似非人力,十载昏花一日明。

扫除荒秽剪凡材,卧榻初安四壁苔。隔浦舟移帆影过,邻家客到犬声来。霜晨月夕谁为侣,屋后阶前尽种梅。心法别将何物喻,莲花不限满池开。

笑谈樽俎有馀欢,不独民安吏亦安。竞喜鲰生兼盛赐,那堪鹗表录微官。投机已发千钧弩,速化仍资九转舟。青眼相逢尤异处,他年翘馆旧门阑。

红日迟迟,虚郎转影,槐阴迤逦西斜。彩笔工夫,难状晚景烟霞。蝶尚不知春去,谩绕幽砌寻花。奈猛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始知青鬓无价,叹飘零官路,荏苒年华。今日笙歌业里,特地咨嗟。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怎不教人易老,多少离愁,散在天涯。

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土酥绝类穆家儿,好著崔家钉坐梨。如梦甘寒千百颗,雪肌相伴出关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