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散馀霞》
拼音和注音
shuí bàn dēng huǒ huáng hūn , huà nián shí yǔ mè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黄昏:(名)指日落以后到天色全黑以前的一段时间。[近]傍晚。[反]清晨。
灯火:(名)泛指亮着的灯:万家~。
年时:1.年头儿2.往年。
时雨:时雨,汉语词语,读音是shí yǔ,意思是有应时的雨水、按时下雨、阵雨。该词语出自《尚书·洪范》:“曰肃,时雨若。”,可理解为应时的雨水。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湘屏如水单衾拥。恼春寒犹重。
谁伴灯火黄昏,话年时雨梦。堪他怨凝愁冻。
借紫箫吹送。关心楼外纤鹂,坐杨枝话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