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沈赞府题二陆草堂

二俊书堂历几秋,风云壮志浩难收。
傥知莼美过斗酪,应返故山寻胜游。

作品评述

《赓沈赞府题二陆草堂》是宋代卫宗武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卫宗武在陆草堂书堂中度过多年的时光,表达了他对壮志难以收拾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赓沈赞府题二陆草堂》中文译文:

二俊书堂历几秋,
风云壮志浩难收。
傥知莼美过斗酪,
应返故山寻胜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卫宗武在陆草堂书堂中度过多年的时光为背景,表达了他壮志难以收拾、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

诗的开头,“二俊书堂历几秋”,描述了卫宗武在陆草堂书堂中度过了几个秋天。这里的“二俊”指的是诗人自己和同窗好友,暗示了他们在书堂中研习文学的情景。

接着,诗人写道“风云壮志浩难收”,表达了他们怀揣着雄心壮志,追求卓越的心情。这句诗意味深长,传达出诗人对于人生理想和抱负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世事的变幻无常,壮志难以完全实现的现实困境。

在下两句诗中,“傥知莼美过斗酪,应返故山寻胜游”,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归乡探寻胜地的期望。诗中的“莼”和“斗酪”是对美味的描述,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过上丰盛而美好的生活。而“故山”则代表了亲切的家乡,诗人期望能够回到家乡,寻找到令人心旷神怡的胜地,放松身心,享受自然之美。

整首诗以简练而深沉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壮志难以收拾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壮志追求和归乡故土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和内心满足的渴望。

作者介绍

卫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理宗淳祐间曾爲朝官,出知常州。未几,“自毘陵投绂归垂三十载”(本集卷五《刘葯庄诗集序》)。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年逾八十。有《秋声集》,都爲退居后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 卫宗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馆臣漏辑诗三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欢爱今何在,悲啼亦是空。同为一夜梦,共过十年中。

西湖卜隐为诗忙,吟到梅花字字香。鹤不归来山寂寂,梅边闲咏月黄昏。

鹤老芝田鸡在笼,上清那与俗尘同。既言白日升仙去,何事人间有殡宫。

一自班师下内庭,中原浑觉厌膻腥。两宫环佩烟尘迥,百战河山草木青。雨暗灵祠嘶铁骑,月明阴井泣银瓶。凄凉古墓西湖上,老树悲风不忍听。

兰汤晚凉。鸾钗半妆。红巾腻雪初香。擘莲房赌双。罗纨素榼。冰壶露床。月移花影西厢。数流萤过墙。

客星何预汉中兴,枉把虚名累子陵。千古钓坛如壁立,先生去后少人登。

二纪尚雌伏,徒然忝先进。英英尔众贤,名实郁双振。残春惜将别,清洛行不近。相与爱后时,无令孤逸韵。

不作画梁燕,定非幽谷莺。此心无著物,万事莫留名。

闵楚遗风万古情,沅湘旧俗到金明。翠舆黄繖何时幸,画鷁飞凫尽日横。

烟冷瑶棂,神游贝阙。芙蓉城里花如雪。仙郎同蹑凤凰翎,千门万户皆明月。地老天荒,山青海碧。满身风露飘环*。高楼画角苦无情,一声

乱前看不足,乱后眼偏明。却得蓬蒿力,遮藏见太平。

要以礼法论,休言哀毁同。但观生和峤,定胜死王戎。

相近竹参差,相过人不知。幽花欹满树,小水细通池。归客村非远,残樽席更移。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随。

明哲煌煌,照临无疆。丕承先志,嘉靖多方。朝延尊荣,民庶乐康。珍符来应,锡兹重光。

两两星躔九九车,天津笑我醉骑驴。床头正可著周易,架上何妨抽汉书。幸有古人同臭味,不嫌儿子似迂疏。颓然白发虽堪鄙,耐事禁愁却有余。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碧玉轮张万叶阴,一皮一节笋抽金。胚成黄穗如鱼子,朵作珠花出树心。蜜渍可驰千里远,种收不待早春深。蜀人事佛营精馔,遗得坡仙食木吟。

雪压门外土骨堆,一番两番春始回。归来但见邻舍换,老树红花如死灰。商量千古有何事,经营八纮非汝才。乘除幻变既如此,何不快呼鹦鹉杯。

红叶飞时,青山缺处,云横秋影斜阳。凤凰旌节,何事到吾乡。要见大江东去,寒光静、水与天长。人争看,恩袍焕锦,新惹御炉香。满城,夸盛事,两邦鼓吹,几部笙簧。看万红千翠,簇拥云裳。况是重阳近也,萸露紫、菊吐轻黄。休辞醉,明朝一枕,歌韵尚悠扬。

连城为宝重,茂宰得才新。山雉迎舟楫,江花报邑人。论交翻恨晚,卧病却愁春。惠爱南翁悦,馀波及老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