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万壑松声撼翠微,夜寒风露湿人衣。
山翁踏月巡幽径,竹裹笼开鹤未归。

作品评述

《山中》是宋代诗人黄庚的作品。这首诗以山中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松林的声音、夜晚的寒冷和湿气、山中的老人巡游和笼养的鹤,表达了一种寂静、幽深和宁静的意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万壑松声撼翠微,
夜寒风露湿人衣。
山翁踏月巡幽径,
竹裹笼开鹤未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山中景色为主题,展示了山林的宁静和幽深之美。诗人用生动的描写方式,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山林中松树摇曳的声音。"万壑松声撼翠微"这句诗表达了松树的声音如波浪般荡漾在山谷中,将翠绿的山林映衬得更加美丽。

接着,诗人描绘了山中的夜晚景象。"夜寒风露湿人衣"这句诗表现了夜晚的寒冷和湿气,给人一种凉爽的感受。在这样的环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山中的宁静和与大自然的亲近。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一个山中的老人。"山翁踏月巡幽径,竹裹笼开鹤未归"这两句诗描绘了老人在山中的徘徊和他养在竹笼中的鹤。老人在夜晚踏着月光,沿着幽深的小径巡游,展现了他与大自然的亲密联系。鹤被裹在竹笼中,意味着它尚未归来,同时也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整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幽深和神秘的山中景象。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恢弘,以及与之相伴的宁静和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诗词推荐

鸡园开净土,雁塔倚寒空。风铎和清梵,晴幡映彩虹。香花倾海国,金碧拟天宫。绝顶登临处,谿山一掌中。

南北占星日,相随任远飘。舆图沦浩荡,舟楫变昏朝。雁力翻风尽,蛟宫隐浪遥。最怜无定处,雷雨失青霄。

故山霜落久,才子忆荆扉。旅舍寻人别,秋风逐雁归。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肯学求名者,经年未拂衣。

我圃殊不俗,翠蕤敷玉房。秋风不敢吹,谓是天上香。烟迷金钱梦,露醉木蕖妆。同时不同调,晓月照低昂。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庵居天半壁,古道拟山阴。风劲松须落,石高泉眼深。钟声清嶂合,幡脚翠岚侵。二妙堪名世,诗人曾赏音。

不系虚舟取性颠。浮河泛海不知年。乘风安用青帆引,逆浪何须锦缆牵。云荐枕,月铺氈,无朝无夜任横眠。太虚空里知谁管,有个明官唤做天。

仙人蜕骨几何年,姓氏于今秘不传。石壁苍崖无处问,空余洞府尚依然。

晚浪相逶頫。十年东风未应老。斗量明珠结里媪。花房著子青春深,朱轮来时但芳草。芳草。恨春老。自是寻春来不早。落花风起红多少。记得一枝春小。绿阴青子空相恼。此恨平生怀抱。

形影随人得,精修道不迷。研穷深理路,造化隐端倪。云引龙吟穴,风生虎啸溪。少知愚岂解,南北与东西。

凤髻绿云丛,深掩房栊。锦书通,梦中相见觉来慵。匀面泪,脸珠融。因想玉郎何处去,对淑景谁同小楼中,春思无穷。倚阑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起东风。斜日照帘,罗幌香冷粉屏空。海棠零落,莺语残红。

暖翻鸭顶一川晴,喜共长堤缓辔行。落尽繁红春结局,传来太白酒寻盟。人于冷淡交偏好,句向萧闲吟倍清。鹈鴃一声林外唤,短篷归带夕阳明。

凝阴禀粹,照临八埏。丽天垂象,继日代明。一气资始,四时运行。灵祗昭昭,备物讶诚。

层槛构云牢,清寒洒客袍。石棱添涧险,阁势借峰高。风竹惊栖鸟,霜藤缒饮猱。欲题因境胜,不敢易挥毫。

晴得一霜晴更稳,饱饭不怕伏虎岭。山高积雪冻犹在,昨日空惊雪画本。日烘高树玉槎牙,时有冰花堕无影。纷纷垂丝白海棠,得冷时能略苏醒。可怪此君大曲折,向人雅拜欲求拯。拥袍公子亦吟雪,岂识山中有些景。笪桥烛下写诗成,一尊独酌谁能省。

老大丛林快说禅,不将禅拄口皮边。谷深山远空无像,何处人呼应不圆。

一方湘竹卧春阴,数卷唐诗醒老心。俗客不来山宇静,新莺啼入杏花深。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有炜弥文,克隆宏杓。贻此燕谋,具膺多祐。嶰律吹莩,偿尊奠酒。佐乃沈潜,永祈同末。

忆为梅花醉不醒。断桥流水去无声。鹭翘沙嘴亦多情。疏影卧波波不动,暗香浮月月微明。高楼羌管未须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