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

洞庭九月湖水乾,倒影夜瞰星斗攒。
水官籋浪蹴寒玉,船过两耳声珊珊。

作品评述

《古意二首》是宋代王阮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洞庭九月湖水乾,
倒影夜瞰星斗攒。
水官籋浪蹴寒玉,
船过两耳声珊珊。

译文:
九月时分,洞庭湖的水已经干涸,
夜晚仰望,湖水的倒影映照出星星点点。
水官划船,踢起寒冷如玉的波浪,
船过之处,传来悦耳的潺潺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描绘了湖水干涸的景象和夜晚的星空。通过描写湖水的倒影和星斗的闪烁,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短暂性的感慨。

诗中的“水官”指的是划船的人,他们划船的动作使得波浪起伏,波浪的触碰给人一种冰冷如玉的感觉。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诗的意象感,还展现了作者对细节的观察和表现力。

最后两句“船过两耳声珊珊”,通过对船行与声音的描写,使整首诗更加生动。这种声音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船行的场景,进一步增强了诗词的意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九月时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并透过景物的变化,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和易逝的感慨。这种抒情的描写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挥毫丽句得旁观,字字悬黎间木难。可但诗声高海内,有人金换过三韩。

出海新蟾玉半钩,风翻荷荡起栖鸥。女郎定有穿针约,偷看明河记立秋。

畾雷惊散半空雨主,赫日冲开万里云。依旧炎炎还酷暑,南来犹幸有晴薰。

记河梁折柳。问画堂乐事,燕鸿难偶。十年谩回首。但亭亭紫盖,差差南斗。传闻小有。种桃花、亲烦素手。怪归来、道骨仙风缥缈,迥然非旧。清昼。江南如画,紫菊冬前,翠橙霜后。扁舟渡口。佳客至,奉名酒。唤青鸾起舞,云窗月槛,一曲山明水秀。笑相看、玉海别来,浅如故否。

金吾驰骑东复西,督兵万指平沙堤。传言筑路拜新相,恐与九衢同一泥。夜来上在蓬莱宿,手写姓名符萝卜。连诏黄门下北扉,趣草赞辞登力牧。平明剑珮罗东阁,大字满行书德业。谒者长言告紫宸,感召一庭和气合。上心喜曰予良弼,未谢急宣令直笔。群吏迎归政事堂,指顾之间歌画一。

梅於雪後较多花,草亦晴初忽几芽。河冻落痕余一寸,残冰阁在柳根沙。

半掩朱门藓径斜,翠屏绣谷忽谽*。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江近夕阳迎宿鹭,林昏残角促归鸦。吾舟已系津南岸,唤客犹能一笑哗。

一觞相属费招呼,况复吾宗揽辔初。春雨春风俱作恶,溪南溪北顿成疏。刻残红蜡君哦句,挑尽青灯我读书。细故乖遐犹似此,功名不必问何如。

冬舂行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计米;群呼步碓满门庭,运杵成风雷动地。筛匀箕健无粞糠,百斛只费三日忙;齐头圆洁箭子长,隔箩耀日雪生光;土仓瓦龛分盖藏,不蠹不腐常新香。去年薄收饭不足,今年顿顿炊白玉;春耕有种夏有粮,接到明年秋刈熟。邻叟来观还叹嗟,贫人一饱不

谁似当年召信臣,天教来此活疲民。水乡怕旱相传古,甘澍随车总是春。坐看丰登成乐岁,只将恺悌对明神。已闻宣布形歌咏,宾主殷勤用意新。

吾皇尽孝,宗庙务崇尊。钜典备弥文。巍巍东向开基主,七世袝神孙。追思九闰整乾坤。环宇慕洪恩。从今密迩高宗室,千载事如存。

卧看衔枝鹊补巢,方知此老嬾堪嘲。山村四十余年住,未省曾添一把茅。

云初间出岫,鹊近喜归巢。旧物数间屋,新功一把茅。壶中非小有,法界可全包。公退焚香坐,都忘梦幻泡。

太公行辈赤松流,伍叔孙通了不羞。好谢君王深体识,不将身后累刘侯。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见有不有,翻手覆手。瑯琊山里人,不落瞿昙后。

堪笑平原血溅衣,但知忠义未知机。命悬鬼貌千秋事,年及悬车自不归。

多处淮乡得,天然碧玉团。破来肌体莹,嚼处齿牙寒。清敌炎威退,凉生酒量宽。东门无此种,雪片簇冰盘。

摇摇小渚荻初成,远意浑疑接洞庭。准拟秋来看积雪,更和风雨醉时听。

笋舆轧轧度林峦,投宿招提一枕宽。尚有山头半峰雪,助成清夜五更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