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嘲十绝呈浩西堂

或堪时序苦侵寻,留滞谁知此日心。
万事转头如堕甑,忘怀未得是微吟。

作品评述

《解嘲十绝呈浩西堂》是宋代释绍嵩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或堪时序苦侵寻,
留滞谁知此日心。
万事转头如堕甑,
忘怀未得是微吟。

诗意:
这首诗通过一种嘲讽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作者感到时间的流逝不断侵蚀着他的追求,他的心灵似乎被束缚住,无法自由地追寻真理和自我。他觉得自己被困在一种无聊的状态中,所有的事情都在不断重复,就像粮食被装在米甑中一样,没有新的突破和变化。而他的思绪也只能停留在微弱的吟咏中,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

赏析:
《解嘲十绝呈浩西堂》是一首具有浓厚时代氛围的宋代诗词。它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境遇困顿的感受。诗中的“时序苦侵寻”表明了作者对时间的感受,他感到时间的流逝给他带来了困扰和痛苦。他的内心被束缚住,无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万事转头如堕甑”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对生活的失望,他觉得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都变得平庸和重复,没有新的变化和突破。最后,“忘怀未得是微吟”表达了他对自己无法忘怀过去和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和无奈。

整首诗采用了嘲讽的手法,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揭示和批判,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境遇的痛苦和不满。诗词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暗示,将作者的内心感受传达给读者。整首诗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反映了宋代士人内心的困惑和对境遇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感慨性。

作者介绍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花帽铢来重,绡裳水样秋。强行终较嬾,妍唱却成羞。鹦鹉栖葱指,芙蕖载锦舟。休看小儿社,只益老人愁。

河流西下雁南飞,楚客相逢泪湿衣。张翰思归何太切,扁舟不住又东归。

买得名花共载归,春风满眼豫章诗。银台挹月杯光潋,翠被临波韈影迟。山鬼湘娥通系牒,梅兄礬弟绝藩篱。我家正在江横处,一笑相看更莫疑。

前日丛篁苦蔽溪,只今檐与四山齐。裴回有句不能吐,要与乘凉一杖藜。

五年安出处,斯道系污隆。血指笑余子,头颅老此公。屋梁悬落月,花卉带香风。生气镇长在,大江流不穷。

少年南北快飞腾。身到处,有佳声。甓社化才行。又出使、余杭故城。春风满路,堤边杨柳,难系去留情。何处望双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阑干四面山无数。供望眼、朝与暮。好风催雨过山来,吹尽一帘烦暑。纱厨如雾,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冰肌不受铅华污。更旎旎、真香聚。临风一曲最妖娇,唱得行人且住。藕花都放,木犀开后,待与剩鸾去。

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已去蔡州三百里,家人不用远来迎。

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旱久魃不死,连阴未成雪。微阳九地来,颠风三日发。父老窃相语,号令风为节。讲武罢冬夫,畿甸休保甲。累囚出死地,冗官去烦杂。手诏可人心,吾君信明哲。风频雪犹吝,来岁恐无麦。天公听一言,惟幸早诛魃。

不如归去,载丁载宁。劝子勿去,子宁我听。

水村悲喜拆书看,闻道并州九月寒。忆得此时花更好,举家怜女不同盘。

瓮牖篝灯一笑同,地垆烧火愧家风。论财以义轻浮俗,论道归儒识至公。行异于时方易沮,理趋于数要深穷。老来狂斐君无诮,他石犹堪付玉工。

逸少池边有一丘,西山南浦惯曾游。残年归去终无乐,闻说章江即泪流。

石马开陵道,阴虬结庙阿。飞云似不去,疑误大风歌。

黄扉晚下禁垣钟,归坐南闱山万重。独有月中高兴尽,雪峰明处见寒松。

胡卢河畔逢秋雪,疑是风飘白鹤毛。坐客停杯看未定,将军已湿褐花袍。

奔流槛外薄豀鸣,曾入坡仙拄杖声。天目远连山势曲,路头争说县官清。林重鸟爱冲烟没,桥毁人看涉水行。忙里能偷此閒乐,抗尘宁复叹劳生。

天台深隐许谁同,扰扰浮世万事空。终约携瓶访师去,水边松下啸清风。

荆州一席不肯取,晋鼎百年宁忍移。不死卢循函首日,忍看张伟授罂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