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蹇道士拱辰

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
寸田满荆棘,梨枣无従生。
何时反吾真,岁月今峥嵘。
屡接方外士,早知俗缘轻。
庚桑托鸡鹄,未肯化南荣。
晚识此道师,似有宿世情。
笑指北山云,诃我不归耕。
仙人汉阴马,微服方地行。
咫尺不往见,烦子通姓名。
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

作品评述

诗词《留别蹇道士拱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黑暗的月亮在浊水中,何曾不明亮。
一小块田地满是荆棘,梨树和枣树无法生长。
何时能够回归真实的自我,岁月如今变得艰险。
多次结交方外的士人,早已知道世俗的缘轻薄。
庚桑送走鸡鹄,却不愿意成为南方的荣耀。
晚年才认识这位道士,仿佛有前世的情缘。
他笑着指着北山上的云,嘲笑我不愿归田务农。
道士是隐藏在汉阴的仙人,穿着朴素的衣服行走在尘世。
虽然距离很近却不曾见面,让人烦恼地问及名字。
愿意空手而去,独自掌控横亘的江河和巨大的鲸鱼。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与一位名叫蹇拱辰的道士分别时的情感和思考。诗中描绘了黑暗的月亮在浑浊的水中,却仍然明亮,寓意着道士拱辰在尘世中仍然保持清明的心态。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困境,田地被荆棘充满,梨树和枣树难以生长,象征着他在世俗中无法找到自己的归宿和发展。他结交了许多方外的士人,早已了解世俗的浮华和轻薄。诗人对蹇拱辰表达了深深的敬意,称他为仙人,认为与他结缘仿佛有前世的情感。然而,他们并未能见面,只能通过名字和传闻来了解对方。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愿意放下一切,独自掌控江河和鲸鱼,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自己与道士拱辰的别离所引发的思考,表达了对清明心态和超脱世俗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黑暗的月亮与浑浊的水相对应,凸显了道士拱辰的清明和超然。同时,诗中的田地荆棘和无法生长的梨树枣树,象征了诗人自己在世俗中的困境和无奈。诗人对方外士人的结交和对道士拱辰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他对真实和超脱的渴望。最后,诗人表达了放下一切的愿望,掌控江河和鲸鱼,表达了对自由和力量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独特,是苏轼晚年这首诗词《留别蹇道士拱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
寸田满荆棘,梨枣无從生。
何时反吾真,岁月今峥嵘。
屡接方外士,早知俗缘轻。
庚桑托鸡鹄,未肯化南荣。
晚识此道师,似有宿世情。
笑指北山云,诃我不归耕。
仙人汉阴马,微服方地行。
咫尺不往见,烦子通姓名。
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与道士拱辰分别时的情景和思考。诗人用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拱辰清明心性的赞叹和对自己世俗境遇的思考。月亮虽然在浊水中,却依然清明明亮,暗示拱辰在尘世中保持着一颗清澈的心。诗中的田地充满了荆棘,梨树和枣树无法生长,象征着诗人在世俗中的困境和无奈。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回归真实的本性,但岁月已经峥嵘起伏,这一点成为了一种遥不可及的愿望。诗人曾结交过许多方外的士人,早已了解到世俗的浮华和空虚。庚桑曾送走鸡和鹄(鹅),但却不愿成为南方的荣耀。晚年识得了拱辰这位道士,似乎有一种前世的情缘。拱辰嘲笑诗人不愿归田务农,指着北山上的云笑话他。诗人将拱辰比作汉阴的仙人,他微服出行,游历于尘世之间。尽管距离很近,但却未曾相见,让诗人为此烦恼,急于了解对方的名字。最后,诗人表示愿意空手而去,独自掌控横亘的江河和巨大的鲸鱼。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自己与道士拱辰别离所引发的思考,表达了对清明心性和超脱世俗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黑暗的月亮和浊水相对应,突出了拱辰的清明和超然。同时,诗中的田地满是荆棘,梨树和枣树无法生长,象征了诗人自己在世俗中的困境和无奈。诗人与方外士人的结交和对拱辰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他对真实和超脱的渴望。最后,诗人表达了放下一切的愿望,独自掌控江河和鲸鱼,表达了对自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平昔于诗苦,精搜省未闲。坏房空鸟外,清句满人间。瘦影悬邻壁,孤坟接旧山。吊回高树下,寒水自潺潺。

种花郎君爱花好,看花儿女笑花老,墙东花开闹喧喧,马蹄蹴醉墙西草。游人贱草只看花,明日重来还可嗟。但见萋迷青覆地,千红万紫成泥沙。君不闻明妃当年辞汉宫,黄云塞下白杨风。一朝边亭静烽火,诏书自议麒麟功。又不闻马嵬山前玉环血,岁岁春风吹不灭。词人正赏浯溪碑,千秋

深春苦竹寺,细雨海棠花。

爱花无处奈花羞,著个东风好诨休。不是笑花花自笑,一春几日得迟留。

蟾宫有兔臼,捣药千万年。药有长生术,世人无计传。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秋出时。楼上清风犹足喜,水边芳草未全衰。才凉便可停新酒,薄暮初能著夹衣。都没人间浪忧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鸿落寒滨,燕辞幽馆,西成万室,颦眉人少。自古云阶,洞门何处,南望数峰秋晓。千骑旌麾远,去寻直、忙中心了。佩声盘入,烟霞绝顶,谁闻欢笑。当候青童相报。因待访仙人,长生微妙。置俎争来,四乡宴社,且看翠围红绕。似可扪青汉,到北扉、两城斜照。醉翁回首,丹台梦觉,钧

藤上老猿欲堕,松间野鹿相随。苔藓绿埋丹灶,桃花红染金锤。

王孙别舍拥朱轮,不羡空名乐此身。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佛灯已暗还吐,旅枕才安却惊。月色看成晓色,溪声听作松声。

风月随地有,溪山天下稀。临流醒客寐,静夜觉渔归。浥浥露侵鬓,飞飞萤点衣。鹭鸥栖亦稳,知我故忘机。

晓服云英漱井华,寥然身若在烟霞。药销日晏三匙饭,酒渴春深一碗茶。每夜坐禅观水月,有时行醉玩风花。净名事理人难解,身不出家心出家。

犬以守御用,老惫将何为。踉跄劣於行,累然抱渴饥。主人恩义易,勿为升斗资。黾勉不肯去,犹若恋藩篱。屠脍意得逞,烹庖在须斯。糟糖固非意,豚矢同一时。念昔初得宠,青缰缠球丝。饲养候饥饱,动止常相随。胡云不终始,委逐在衰迟。犬死不足道,固为主人悲。

吾辈么麽。休叹蹉跎。得闲时、且逐时过。人间名利,都是浮华。但退如进,失如得,少如多。谁信生来,从发尖磨。到如今、方见霜涯。算天亦自,无奈吾何。是饥能忍,寒能耐,老能歌。

已分耕畦老一犁,天风史梦入枯溪。谁怜北{左土右宅}骑牛背,又踏东华放马蹄。槐绿不妨穿禁漏,枣红便觉动边鼙。归途原请平戎策,政恐曹装趁诏泥。

鸿飞从万里,飞飞河岱起。辛勤越霜雾,联翩溯江汜。去旧国,违旧乡,旧山旧海悠且长。回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登楚都,入楚关,楚地萧瑟楚山寒。岁去冰未已,春来雁不还。风肃幌兮露濡庭,汉水初绿柳叶青。朱光蔼蔼云英英,离禽喈喈又晨鸣。菊有秀兮松有蕤,忧来年去容发衰。

与汝为父李,忽逾五十年;平生知几别,此别益酸然。念汝发亦白,执手河桥边。西行过临平,想汝小系船。悠悠阳羡路,渺渺云阳川。京江昔所游,想像在目前。今兹两使君,幸有宿昔缘,汝虽登门晚,汝虽登门晚,世好亦牵联,顾於赏罚间,其肯为汝偏。夙夜佐而长,努力忘食眠。醇如

海国秋风劲,江城暮雨昏。浮云低月峡,戍鼓殷雷门。芳草何年歇?青山亘古存。光阴如过客,吾道底须论。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欲归瀼西宅,阻此江浦深。坏舟百版坼,峻岸复万寻。篙工初一弃,恐泥劳寸心。伫立东城隅,怅望高飞禽。草堂乱悬圃,不隔昆仑岑。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诸侯旧上计,厥贡倾千林。邦人不足重,所迫豪吏侵。客居暂封殖,日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