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吞虎噬

  • 拼音láng tūn hǔ shì
  • 注音ㄌㄤˊ ㄊㄨㄣ ㄏㄨˇ ㄕㄧˋ
  • 成语解释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你辟私门,贿赂行,半朝臣,皆从顺。你狼吞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
  • 成语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 成语例子自此以入,司牧之官,必能扫除一切苛政……去害马以驯良,泯雀角鼠牙之衅,绝狼吞虎噬之端,不惊不扰,民得宽然,各尽地方。《花月痕》第五十回
  •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反义词

词语解释

  1. 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国语词典

  1. 形容吃东西急猛,大口吞食的样子。也作「狼吞虎咽」。
  2. 如狼虎大口吞嚼。比喻人极为贪婪、残忍。
    1. 元.无名氏《鸣凤记.第六出》:「你狼吞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

网络解释

  1. 狼吞虎噬
    1. 狼吞虎噬,读音 láng tūn hǔ sh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狼吞虎噬”单字解释

:1.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吐。~咽。~噬。狼~虎咽。气~山河。忍气~声。 2.兼并,侵占:~没(mò)。~并。~蚀。~占。...
:咬:吞~。反~。...
: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 2.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 3.露...
成语结构
联合式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紧缩式连动式补充式复句式复杂式贬义中性褒义一般当代近代古代
首字母查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笔画查字
0画 1画 2画 3画 4画 5画 6画 7画 8画 9画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15画 16画 17画 18画 19画 20画 21画 22画 23画 24画 25画 26画 27画 28画 29画 30画 31画 32画 33画 35画 39画 51画
结构查字
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右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三包围结构下三包围结构左三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品字结构田字结构
词汇分类
高中词汇CET4词汇CET6词汇TOEFL词汇IELTS词汇GRE词汇考研词汇
首字母索引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