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太簇为角]是尊是奉,兹率旧章。
乐音纯绎,荐溢圆方。
情文旧矣,神其迪赏。
永观锡义,多樯穰穰。

作品评述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不详。这首诗词以“太簇为角”作为开篇,通过描绘祭祀太社太稷的场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和祈福的愿望。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太簇身披角冠,庄严肃穆,继承古礼。音乐和谐,奉献充足。古老的情文已然传承,神明受到了赞赏。永远保持着崇高的礼仪,宏伟而庄重。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祭祀太社太稷的仪式,传达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太簇身披角冠,象征着祭祀的尊贵和庄重。音乐和谐,奉献充足,表达了对神明的敬仰和虔诚之心。诗中提到的情文和神明的赞赏,显示出这种祭祀活动的历史悠久和深厚的文化传统。

整首诗词以庄重肃穆的语调贯穿始终,表达了对神明的敬仰和对祭祀仪式的重视。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祭祀仪式的庄严和宏伟,以及人们对神明的虔诚之情。这首诗词展示了隋代人们对于宗教仪式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表达了对神明赐福的希望和祈愿。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无改父之道,真堪以孝称。若论庄子孝,此直是难能。

萧然数株梅,皓与雪相映。临池鉴疏影,影落大圆镜。不烦粉涂株,寒光助严靓。

牛斗光芒下,江山形胜中。招提万法本,静照一堂空。花木含春意,门庭话古风。支郎乞诗什,愧匪雅南工。

我计短於头触篷,公才高似目飞鸿。已驰骓马雄西楚,尚引蜉蝣缀国风。愿伯明年终惠我,以曹为解可无公。欲持枉尺归绳墨,祗恐旁观血指红。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家有修篁绿满轩,趋庭诗礼旧忘言。凌霜自得良朋友,过雨时添好子孙。试翦轻筠扶野步,旋收凉叶煮清樽。风流共道胜桑梓,邻里何妨种百根。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

万家楼观巧回环,紫翠泓澄俯仰间。莫道七闽无好境,东南第一此家山。

长笛横吹露满空,柂行浑不辨西东。岸回初见遥峰出,浦尽新疏别港通。月照鹭身明石畔,风翻萤影没荷中。书生此乐关时命,叹息无因夜夜同。

万壑千岩一样寒,城中别有玉龙蟠。旧人秉兴扁舟处,今日诗仙戴笠看。

岭峤转和气,英荡挟新凉。登车揽辔慷慨,风采肃台纲。第一澄清官府,次第咨询民瘼,余事到囷仓。谨勿养稂莠,莠盛稻苗伤。金芝秀,蒲涧碧,荔枝香。此中风味不恶,暂借使星光。毋薄炎荒瘴海,曾著广平李勉,归去□平章。唤起昔贤梦,千载续遗芳。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

西州余一老,六月上穷山。仲子何时到,三吴说鬓斑。土风添药费,圣代有生还。归梦商於近,音书报是间。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文章换桂一枝秀,清白传家两弟贫。

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浦烟迷处回莲步。步莲回处迷烟浦。罗绮媚横波。波横媚绮罗。细眉双拂翠。翠拂双眉细。歌意任情多。多情任意歌。

作尉年犹少,无辞去路赊。渔舟县前泊,山吏日高衙。幽景临溪寺,秋蝉织杼家。行程须过越,先醉镜湖花。

雨叶收馀音,寒虫怨遥夜。向来十年灯,致论秦屡借。白头错料事,抱璞晞世价。出门已绝倒,一字不堪藉。

湖上山光一笋青,佛宫高下裹岩扃。烟收水曲开尘匣,春送人家入画屏。竹气更清初霁雨,梅英犹细欲残星。吴船越棹知何处,柳拂长堤月满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