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六祖范和尚颂

范公头上著枷,涪翁脚上著杻。
且共弥勒过冬,闲坐地炉数九。

作品评述

《寄六祖范和尚颂》是黄庭坚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范公(指范阳)和尚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范和尚的敬佩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范公头上著枷,
涪翁脚上著杻。
且共弥勒过冬,
闲坐地炉数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范公和尚的形象,通过描写他的头上戴着枷(一种刑具),脚上穿着木屐,展现了他过着清贫朴素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范和尚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并表明自己愿意与范和尚共同度过严寒的冬季,在地炉旁静坐数九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范公和尚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他头上戴枷、脚上穿杻的描写,展现了他过着清苦朴素的僧侣生活。枷和杻都是用来惩罚或束缚的工具,但在范和尚身上成为了他追求佛法的标志和信仰的象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范和尚虔诚信仰和精神追求的敬佩。

诗的后两句表明了诗人与范和尚的交往和愿景。诗人表示愿意与范和尚一同度过严寒的冬季,共同面对艰难和困苦。地炉是取暖的地方,数九是指冬季最寒冷的九天。这里的“闲坐地炉数九”表达了诗人对于与范和尚一同静坐冬季的意愿,同时也是对范和尚修行的支持和认同。

总体而言,黄庭坚的《寄六祖范和尚颂》通过简练的描写和抒情,表达了对范和尚清贫朴素的生活和虔诚信仰的敬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范和尚共同修行的愿景。这首诗词展现了佛教中对于清净、虔诚和奉献的追求,具有深厚的宗教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诗词推荐

有感中来不自禁,短长亭下短长吟。梅花差可强人意,竹叶安能醉我心。世事无凭多改变,仕途相识半升沉。摩挲老眼从头看,只有青山无古今。

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慈恩匝寰瀛,歌咏同君臣。(缺一韵)。

生男众所喜,生女众所丑。生男走四邻,生女各张口。男大守诗书,女大逐鸡狗。何时某氏郎,堂上拜媪叟。

客里逢春色,江梅发故枝。正应伤老大,似欲慰栖迟。雪树真相引,风花莫倒吹。南来愧何逊,吾病不难诗。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

邛州灵境产修篁,九节材应表九阳。造化已能分尺度,保持争合与寻常。幽林剪破清秋影,高手携来绿玉光。深谢鲁儒怜潦倒,欲教撑拄绕禅床。

黄鹄高飞碧落寒,向来山水梦惊残。故情若问玄真子,依旧江头把钓竿。

江海归来知几年,却从牛背看风烟。十成一转倒跟语,万象终难举得全。

师父专专封闭户,非干固济云洞。亦非夸*,能受三冬饥冻。为我遇顽恋俗,用机化、玄言必中。等待子自悟知其愚,舍家物外拿弄。怡然顿觉元初,捐尘累,便烹铅更烹汞。於澄湛中,保养神珠为贡。直待功成行满,恁时节、携云跨凤。赴蓬莱岛,仙童远远来迎*。

绿眼胡鹰踏锦鞲,五花骢马白貂裘。往来三市无人识,倒把金鞭上酒楼。

善应随流妙意深,明明一箭中红心。当锋不是由基眼,对面銕山高万寻。

海滨流浪胡为乎,况复支离百病余。三月逢梅识春色,半年无雁托归书。老乌啄屋巫呼鬼,野艇横门米换鱼。回首扬州才百里,画桥风月可怜渠。

出山不愧草堂灵,乱后看山山更青。余烬岂容遗大厦,蹑云端为护危亭。参差春燕依华浦,断续霜猿绕翠屏。物色趣君归早晚,已看兰玉照阶庭。

髻中珠,只者是。如优昙花,时一现尔。坐断意根,方能侧耳。

不语凄凉无限情,荒阶行尽又重行。昔年住此何人在,满地槐花秋草生。

久住西湖梦亦佳,鹭朋鸥侣自烟沙。江行枫叶几何里,春至梅梢次第花。尽有好山容对榻,却因吾子转思家。青灯书册夜深雨,莫为乘鸾学画鸦。

野草凡不凡,亦应生和出。锄夫耘药栏,根不留其一。良田本芜秽,著地成弃物。人生行不修,何门可容膝。不唯不尔容,得无凡草嫉。贤愚偃仰间,鉴之宜日日。

天骄发使犯边尘,汉将推功遂夺亲。离乱应无初去貌,死生难有却回身。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重上凤楼追故事,几多愁思向青春。

山人跨鱼天上来,识者珍重愚者猜。或呼文举异童子,林宗独谓王佐材。蚩蚩众目如瞽蒙,白马羽雪皆皑皑。古有仁贤不愚者,举足疐路心徘徊。桐城明府住姑孰,襟裾萧洒天与才。谗言屡改耻自雪,政事报成羞援媒。临川先生久知己,十年执政居公台。横飞後生尽豪俊,往往拔越自草莱。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