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参军

忆昨青襟醉里分,酒醒回首怆离群。
舟移极浦城初掩,山束长江日早曛。
客来有恨空思德,别后谁人更议文。
常叹苏生官太屈,应缘才似鲍参军。

作品评述

《送苏参军》诗人戎昱,撰述了与苏生长期交往的情感,表达了他对苏生官运不济的愤慨和对苏生才华出众的赞赏。

诗中首句“忆昨青襟醉里分”,传递了诗人与苏生在年少时的交情深厚,青襟醉里分指的是两人相互携手,共同饮酒的情景。然而,酒醒回首之后,他们相聚的时光已成过去,离群之感充斥心头。

诗的第二句“舟移极浦城初掩,山束长江日早曛”,通过写景描绘,表现了离别之际的凄凉和离愁。船只已将苏生带离,浦城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山峦遮掩了长江的阳光,曙光尚未照亮,这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别离之时的无助和寂寞感。

第三句“客来有恨空思德,别后谁人更议文”,表达了诗人对苏生在官场上遭遇的愤慨和感叹。诗人心痛地思量,当苏生告别后,有谁会再提及他的文才和德行。

最后两句“常叹苏生官太屈,应缘才似鲍参军”,诗人对苏生的官运之不济表示遗憾和不平,他认为苏生的才华不亚于古代名将鲍参军,然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机会与回报。

总体而言,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凄美的景色,描绘了与苏生长久交往后的别离之情,表达了对苏生的赞赏和对他命运的无奈。这首诗体现了戎昱对友情和才华的珍视,并对官场的不公和命运的捉弄表示不满。

作者介绍

戎昱,荆南人,登进士第。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中,为辰、虔二州刺史。集五卷,今编为一卷。

诗词推荐

久卧长安春复秋,五侯长乐客长愁。绣帘朱毂逢花住,锦幨银珂触雨游。何处少年吹玉笛,谁家鹦鹉语红楼。年年只是看他贵,不及南山任白头。

疏雨微云隔岸山,乱花芳草曲江干。谁家帘幕临官道,一阵东风燕子寒。

西岭松声落日秋,千枝万叶风飕飗.美人援琴弄成曲,写得松间声断续。声断续,清我魂,流波坏陵安足论。美人夜坐月明里,含少商兮照清徵。风何凄兮飘飉,搅寒松兮又夜起。夜未央,曲何长,金徽更促声泱泱。何人此时不得意,意苦弦悲闻客堂。

素月澄辉,众星灰列。炳为天文,各和攸别。椒房既正,阴教斯设。平雎麟趾,应如乡捷。

金贴鼓腰,绣妆檐额,吾宗自昔豪奢。椒馨兰馥,烟雾霭横斜。吹管聒天今夜,香风度、罗绮光华。看双美,郎君俊秀,玉女更宜家。繁华。歌宴处,金盘撒果,银烛烧花。任芙蓉帐掩,翡翠屏遮。更看名传桂籍,蓬瀛近、隐泛仙槎。归来去,双亲绿鬓,相对饮流霞。

道人一味着幽禅,谁遣天花到眼边。乱插铜瓶看尽日,向人终是好因缘。

戴昔劫名士,周尝暴里人。少年一荡子,岁晚两忠臣。

冰唯清,玉唯润。清润无风韵。此花风韵,自然清润传香粉。故应春意别,不使凡英恨。到春前腊後,长是寄芳信。此情闲,此意远。一点萦方寸。风亭水馆,解与行人破离恨。广寒宫未有,姑射仙曾认。向雪中月下,吟未尽。

别后几如隔世人,閒中认得当年我。清风应傍笑谭来,明月不随门户锁。

轻云漠漠烟漫漫,杖藜扶行不作难。无量寿佛像最古,未曾有经碑亦残。秋花泫露颜色好,客子着雨衣裳单。题诗写寄莓苔壁,勿使俗人相对看。

二月江头送客船,丝丝杨柳散晴烟。生来未识衡阳路,安得相思有梦传。

就养求官动圣知,专城犹得近王畿。乡人竟指曾题柱,丘嫂应惭不下机。西掖罢批天子诏,北堂荣着老莱衣。邻封唱和如多暇,三载须成一集归。

阴阳一错乱,骄蹇不复理。枯旱于其中,炎方惨如毁。植物半蹉跎,嘉生将已矣。云雷欻奔命,师伯集所使。指麾赤白日,澒洞青光起。雨声先已风,散足尽西靡。山泉落沧江,霹雳犹在耳。终朝纡飒沓,信宿罢潇洒。堂下可以畦,呼童对经始。苣兮蔬之常,随事艺其子。破块数席间,荷锄

白发苍颜老,孩童三尺身。向来阳刺史,留得道州人。凫膝应难续,龟趺卒莫伸。朝家无岁贡,流落瘴江滨。

万象森罗具一尘,小庵花木四时春。客来相对默无语,亲见毗耶彼上人。

卫郊多垒少人家,南渡天寒日又斜。君子素风悲已矣,杏园无复一枝花。

苍松当幽厓,自谓傲岁寒。移来华屋间,屈节若所安。无复霄汉志,未直先摧残。将与花卉同,妩媚令人欢。草木亦有知,何颜见芝兰。

白石山头衲子多,泥牛吸尽井中波。佗年布袋重开口,佛祖依前不奈何。

昔遇孙真人,授我服气诀。幼读先子书,亦尝窥秘说。受持苦不坚,两鬓忽已雪。谓当屏孥累,兼复断荤血。千息燕子夜,颜色日腴悦。奈何堕醉梦,百病暗蟠结。幽抱谁实知,俗流每见亵。城市不可居,去去之岩穴。

秋风锦水乐无涯,独上亭轩四望嘉。橘子满林金作块,芦梢拂岸雪飞花。酒旗高挂芙蓉港,渔棹斜趋菡萏家。描入画图收取去,故人相对饮流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