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

过湖携手屡沾襟。

作品评述

诗词:《失调名》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过湖携手屡沾襟,
路上行人说二人。
鄙夫子子非君子,
君子非君子子孙。
冲冠一怒为红颜,
凤儿笑,百蝇垂涎。
谁怜足下荆棘地,
一片丹心报天真。

中文译文:
在湖边漫步,手牵手时常弄湿衣襟,
路上的行人谈论着我们两人。
我是个平凡的人,不是君子,
君子不一定是君子的后代。
我因为冲动而怒发冠冕,为了一个美丽的女子,
她娇笑着,让百蝇垂涎。
谁来怜惜我脚下这充满荆棘的土地,
我用一颗赤诚的心来回报我的天真。

诗意和赏析:
《失调名》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湖边漫步的情景,并展现了作者对自己身份地位的思考和对纯真爱情的呼唤。

诗中,作者与女子手牵手走过湖边,屡次弄湿自己的衣襟,这表达了作者与女子之间亲密的关系。行人们纷纷议论着两人,这显示了他们引起了周围人的关注。然而,作者自称为"鄙夫子子",表明他认为自己不是真正的君子,而君子也不一定是有高尚品德的后代。这种自我贬低的表达,既是对自身地位的反思,也体现了作者对君子风范的理解。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为了一个美丽的女子而激动得怒发冠冕。这句话暗示了作者为了爱情可能会被冲动所驱使,甚至失去理智。而女子则娇笑着,吸引了许多苍蝇的注意。这里的"百蝇垂涎"可以理解为对女子美貌的赞美,也可以理解为对那些被美色所迷惑的人的讽刺。

最后两句"谁怜足下荆棘地,一片丹心报天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作者认为自己身处艰难困苦的环境,但他用一颗赤诚的心来回报自己的纯真爱情,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怜悯。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爱情、自身身份的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苏轼的独特才情和对人生的洞察力,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对于爱情、社会观念和个人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初雨歇。照水绿腰裙带热。杨花不做人情雪。风流欲过前村蝶。羞成别。回头却恨春三月。

蓬莱阁上笑谈余,别后思君看画图。萍水相逢俱老矣,家山自好盍归乎。清风一榻庄周蝶,明月扁舟范蠡湖。此是达人真乐事,客中何必叹穷途。

马乳从他堆满盘,未如清嚼水晶寒。固知一县蒲萄熟,不用劳人数间安。

喧喧动车马,共出古都门。落日催行客,东风吹酒◇。树摇秦甸绿,花入辋川繁。若遇西来旅,时应问故园。

凉月在木末,我行出林坰。林坰何所事,爱此朝气清。池荇浥风露,洒洒醉梦醒。来离俯清泚,相照脸色頳。悠然到瓜田,钩蔓亦轩腾。万物咸得宜,吾生亦何营。

四方景好无如洛,一岁花奇莫若春。景好花奇精妙处,又能分付与闲人。

趁晴盖却屋,捉空种子麦。安身立命即无忧,只须体究庭前柏。坚守岁寒,青无变色,唤作西业直指宗,瞎。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路直华亭谷,林藏处士家。葵菘浮雨甲,粳秫吐晴葩。埘羽肥堪缚,谿鳞巨易叉。客来留共酌,浊酒不须赊。

风卷青天落大江,江风江水自舂撞。万千人看中秋月,十二楼开八面窗。

造化无馀岂有私,如何庶物自参差。群乌不涅身长黑,双鹭无愁顶亦丝。岩桂翠浓深雪夜,井桐黄落暮秋时。虚空世界都如幻,莫把闲心逐境思。

还如避溺而投火,两处未明令法堕。速须亲近正知人,如常处此菩提座。

是间正位至虚灵,都把精神逐外明。劝子抱琴归旧隐,乱云深处认真情。

朝家相真贤,表表梧桐树。群贤如凤皇,飞翔得依附。风来惊四邻,汗走僵训注。云胡太山巅,苍苍岂其数。

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一舟风雨寻常事,曾自枪林闯阵来。

跨飞鸾、醉吹瑶笛,蓬莱知在何处。薰风飘散荷花露。梦觉已非帝所,忘归路。谁知道、人间别有神仙侣。身游枢府。奈诏入玉楼,猛骑箕尾,四海忆霖雨。问王母。天上桃红几度。蕊宫今是谁主。明年甲子从头数,春入鬟云鬓雾。如今去。是处里、福田都著黄金布。庭前玉树。看子早生孙

翩翻飞舞布田垓,似絮还疑玉蕊梅。一夜扑窗春蝶戏,好风吹去又推来。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去水绝还波,泄云无定姿。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离别重相逢,偶然岂定期。送子清秋暮,风物长年悲。豪俊贵勋业,邦家频出师。相公镇梁益,军事无孑遗。解榻再见今,用才复择谁。况子已高位,为郡得固辞。难拒供给费,慎哀渔夺私。干戈未甚息,纪纲正所持。泛舟巨石横,登陆

高阁成长望,江流雁叫哀。凄凉故吴事,麋鹿走荒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