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玉像堂

玉毫不着世间尘,辉相分明十八身。
入夜无烟灯更好,堂中唯有转经人。

作品评述

《题玉像堂》是唐代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毫不着世间尘,
辉相分明十八身。
入夜无烟灯更好,
堂中唯有转经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玉像堂的景象。玉像堂是供奉佛像的地方,这里的佛像十分精美,通体洁白无暇,不受尘埃的污染。在夜晚,没有烟灯的照耀,更能凸显佛像的光芒。堂内只有一个专职转经的人,默默地念诵经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玉像堂的景象,表达了对佛教信仰和修行的赞美。诗中的玉像是以美玉雕刻而成,光洁无瑕,象征着纯净和崇高的境界。玉毫不着世间尘,意味着佛像超脱了尘世的烦恼和杂念,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诗中提到佛像的身体有十八个身体,这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形容佛像的辉煌和庄严。这里的"辉相"指的是佛像散发出的光芒和神圣的气息。佛像在夜晚没有烟灯的照耀下,反而更加华丽夺目,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光辉和力量。

最后两句表达了在玉像堂中,只有一个专职的转经人。这个人默默地念诵经文,以此表达对佛教的虔诚和敬畏之情。整首诗给人以宁静、庄严和超然的感觉,展现了佛教信仰的力量和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既是对佛像的赞美,也是对佛教信仰的歌颂。通过描绘玉像堂的景象,诗人展现了佛教追求超脱尘世的理念,以及佛像所具有的庄严、光辉和神圣之美。

作者介绍

张籍,字文昌,苏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授太常寺太祝。久之,迁祕书郎。韩愈荐为国子博士,歷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当时有名士皆与游,而愈贤重之。籍为诗长于乐府,多警句,仕终国子司业。诗集七卷,今编为五卷。

诗词推荐

汉事正犹豫,足迹正跫然。严陵老子,当时底事动天顽。曾把丝纶一掷,藐视山河九鼎,高议凛人寒。竹帛非吾事,霄汉任腾骞。问云台,还得似,钓台巅。几年山下,使人犹识汉衣冠。寄语功名余子,今日成尘何在,百战亦多艰。一笑桐江上,来往钓名船。

凭陵残醉步花间。风绰佩珊珊。踏青解红人散,不耐日长闲。纤手指,小金环。拥云鬟。一声水调,两点春愁,先占眉山。

薄倖东风者,无心半点春。桃花吹满地,片片似鱼鳞。

月恋梅窗呈水墨,风依竹槛奏笙竽。金幡玉胜无从见,尚想云间唱步虚。

拂露金舆丹旆转,凌晨黼帐碧池开。南山倒影从云落,北涧摇光写溜回。急桨争标排荇度,轻帆截浦触荷来。横汾宴镐欢无极,歌舞年年圣寿杯。

玉笋齐抽日,金釭竞列时。自然俱可爱,莫放画帘垂。

察明表重验虚无,不久堪为唱导师。不觉惊动生灭相,临时撮略显精粗。

林亭幽且深,砌下玉溪水。淙琤环佩声,晓夕清心耳。使君性所乐,爱玩不少已。方持利物心,默坐穷至理。

江上晴云晴复湿,落絮飞花满原隰。此时君扣主人门,七尺长身如鹄立。自言稷下旧诸生,奉命江南宰山邑。三年仕宦多变故,八口飘零少收拾。只今零落江海边,终日遑遑但忧悒。主人闻之不暇沐,握发出户遽延入。净扫南轩催下榻,更开西第同宴集。时余挟册依主人,升堂再拜还相揖。

西葬青嵩道,千秋岂复晨。皇图先与子,庙号独称仁。二帝衣裳旧,三王礼乐新。茂陵书奏晚,不及议东巡。

自喜平生山水心,公馀犹及此登临。云埋古寺钟声远,花落空村烟雨深。是处芳尊追胜概,几人寒勒度疏林。都无春色一分在,况有尘寰万虑侵。

春暮萍生早,日落雨飞馀。横彩分长汉,倒色媚清渠。梁前朝影出,桥上晚光舒。愿逐旌旗转,飘飘侍直庐。

不堪万虑搅中肠,打破愁城入醉乡。酒力尽时还又动,春宵短後却成长。浮思闲念纷无数,飞絮游丝遍八荒。看到东窗窗欲白,忽然一梦到羲皇。

潦倒胸怀吾自笑,支离身世或加哀。岂知苏子逃禅地,可作周王避债台。社肉难分思拔剑,春醪裁溢已空杯。夜深吟罢无归处,醉倚疏梅几点开。

绣帘垂,画堂悄,寒风淅沥。遥天万里,黯淡同云幂幂。渐纷纷、六花零乱散空碧。姑射宴瑶池,把碎玉、零珠抛掷。林峦望中,高下琼瑶一白。严子陵钓台迷踪迹。追惜。燕然画角,宝钥珊瑚,是时丞相,虚作银城换得。当此际、偏宜访袁安宅。醺醺醉了,任他金钗舞困,玉壶频侧。又是

柳外双旌斜照日,匆匆去意难留。大江旁畔老诸侯。举觞仍气概,觅句更风流。迟暮不堪容易别,溪声为写离愁。自从今日转船头。他时扶杖叟,独立向沧洲。

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俊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

横塘烟淡冷涵秋。寂寞旧妆楼。珠帘夜月,露桃幽怨,总是闲愁。形消骨化情缘在,此恨若为休。长河解浣,佳人无那,倒卷黄流。

穷秋直省舍,大雨吁可畏。九河翻层空,入夜愈恣睢。置床东壁根,时有涂塈坠。飒飒势将摧,怵惕不成寐。中宵抱衾立,呼烛久方至。徒之近西偏,裯帐不能备。飞蚊胡不仁,忍此加啄噬。避烦只深藏,悒悒面蒙被。须臾漏转剧,枕褥亦沾渍。虽起欲何之,室中无燥地。展转遂达旦,耿耿

无愁无累者,偶向市朝游。此后乘孤艇,依前入乱流。高眠歌圣日,下钓坐清秋。道不离方寸,而能混俗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